一直以來,債券被認為是風險相對較低的資產。因此,對不少投資者來說,配置固定收益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增加投資組合的穩定性。不過在低息環境下,債券是否還能擔當如此重任呢?
踏入2020年最後一季,投資市場的前景仍然充滿變數,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各地央行將會維持寬鬆貨幣環境一段較長時間。以美國為例,在過去50年間,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其實只曾在22個月中,處於2%或以上。因此,聯儲局之前所設定的平均通脹目標,實際上反映了我們正處於一個非比尋常的經濟環境。
寬鬆政策壓低債券收益率
除了美國,世界其他央行亦抱持寬鬆的政策取態,就如澳洲儲備銀行早前便表示有可能進一步減息,而英倫銀行則繼續考慮推出負利率政策。然而,不管採取了哪一種政策工具,寬鬆貨幣政策都限制收益率。
為應對新冠疫情,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大幅上漲。隨着新增感染數字再度回升,一些高頻指標亦顯示經濟活動有所放緩。這種情況開始蔓延至經濟數據,歐洲的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便有下跌跡象。
成熟市場政府債錄正回報
雖然成熟市場政府債券對沖風險的能力或被削弱,但在股市出現沽壓的9月,仍能提供正數回報。股市在9月份有轉勢跡象,標普500指數當月的總回報為-3.8%,而成熟市場政府債券同期總回報約為0.7%。
至於美國10年期國庫券的收益率,或已接近我們預期區間0.5%至1.0%的底部,但如要進一步推升收益率,還要視乎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疫苗研發,以及美國大選相關的變數一一消除,不過結果仍要待至年底才會明朗化。
另一邊廂,技術因素亦為政府債券帶來支持。事實上,各地為增加財政開支,需要透過發債籌集資金,而央行推出的龐大資產購買計劃,便有助吸收大幅增加的政府債券供應。
加入債券分散收入來源
觀乎資產市場在9月份的表現,反映在避險情緒籠罩下,建構平衡投資組合更顯重要。不過,當投資者配置資產以加強組合防守性時,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核心政府債券是否仍能擔當這個重任,又是否要以其他方法取而代之。這樣的討論到目前為止仍未有定論,但是我們認為核心政府債券,尤其是能夠提供較高收益的市場,例如美國和澳洲,仍然有助分散投資組合的收益來源和風險。
此外,美國抵押擔保證券(MBS)及投資級別債券亦有助穩定投資組合,兩者均與股市呈負相關性,且收益率高於政府債券。而另一個值得留意的不俗選擇是中國債券。中國政府債券收益率仍維持在2%至3%,較一眾零利率或負利率的成熟市場政府債更具吸引力。隨着富時羅素預計於明年10月起將中國債券加入其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將促使更多資金流入中國債市,從而利好相關債券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