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參考報報道,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但是,關於金融機構需要承擔多少財務負擔,以及將以何種機制向企業讓利的細節尚未明確。建銀認為,市場存在下行風險,但總體風險可控。由於金融系統負債端成本也會下降,同時部分讓利會體現在其他非金融上市企業的盈利中,1.5萬億元的讓利並不會完全反映在整體上市企業的淨利潤中。根據情景分析,市場盈利有下行風險,但抬高系統性風險的極端情況發生概率較低。
銀行讓利1.5萬億元會使銀行的盈利能力減弱,並對銀行系統的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短期內的負面影響可以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而抵消,但由於銀行將準備金釋放用於貸款擴張,且盈利能力下降,銀行系統流動性的壓力最終將會上升。中國銀行業2019年實現的淨利潤為2萬億元,1.5萬億元讓利相當於使中國銀行業減少四分之三的利潤。考慮到國務院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的舉措,國務院可能將尋求擴大財政支出並降低社會財務成本,從而降低銀行資產端收益率,即貸款利率作為讓利的最直接手段。
政府目前沒有披露要求銀行讓利的具體細節,但預計這將是一系列政策組合累積達到1.5萬億元的讓利規模,相當於銀行系貸款規模163萬億元的0.92%。這些貸款在2020年第一季的平均利息率為5.08%。從數字上而言,最直接達到目的的方法是通過非對稱降低貸款利率92個基點。但這種直接簡單粗暴的手段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這會影響銀行系統的資本充足率和股息支付能力以及銀行的房貸意願。根據以往的政策安排,讓利政策將非常謹慎,並作全局的利弊考量。如果過度壓縮銀行利潤空間,會削弱銀行的系統資本再生能力,帶來潛在的金融系統風險。
這一安排對銀行業的影響最終如何,將取決於銀行業將如何分割這1.5萬億元的讓利空間。建銀維持目前對中國銀行業的盈利預測,預計2020年利潤增速將達到3%,2021年則為5%。但如果後續政策對銀行業有更深的負面影響,預測可能會進一步下調。2020年下半年,MSCI中國銀行指數弱於MSCI中國指數的趨勢可能會持續。MSCI中國銀行指數年初至今下滑21%,表現落後於年初至今上漲1%的MSCI 中國指數。由於銀行業處於歷史估值的底部區間,故建銀對該行業持樂觀評級。
作者為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銀行及金融業高級研究員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