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24日

Shamik Dhar 宏觀分析

應對肺疫政策措施對與錯

全球各國政府認識到,非常時期需要採取非常的政策應對措施。然而,對於何謂正確的政策應對措施,人們卻不甚了解。經濟學家逐漸圍繞一種觀念:基於收入保障的社會保險比傳統刺激措施更為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將繼續對全球大多數經濟體造成破壞性影響。就業、銷售及產出指標確定經濟損失的規模,全球GDP在2020年第二季很可能下降10%,跌幅遠深於2008年第四季至2009年第一季的4%。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無可避免、暫時性-對部分經濟體而言,多個經濟領域「突然停擺」的情況開始出現轉變。目前為止,主要目的是在短期內盡可能抵消大部分損失,從而最大程度地緩減其造成的長期「經濟傷痕」。

針對收入保障效果或更佳

各國政府對此經濟衝擊的基本反應都是「不惜一切代價」,大致已經採取必要的措施。美國、英國及歐羅區個別國家出台龐大的財政刺激方案,其中包含傳統的財政刺激措施及社會保險。

然而,各國對刺激措施與保險之間的權衡不盡相同。兩者無疑都是必需的政策手段,但社會保險措施長遠而言將更為強大,側重於保險的國家有可能表現最為出色。要了解箇中原因,我們需要回歸基本: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衝擊本質為何。

封鎖措施影響總供給及總需求;迫使商舖、餐廳及酒吧停業,而食品零售商及醫療供應商則繼續營業。「非必要」行業的員工被解僱、休假或被要求在家辦公,而「必要」行業的員工則盡可能如常運作。我們所有人仍要購買「必需品」,卻不如以往般大量購買「非必需品」。

政府不得不充當「首選保險人」,直接替代個人收入損失,並資助僱主繼續支付工資。面臨破產的小型企業及自僱人士亦得到相同的資助。這亦說明何以大部分財政應對措施集中於補貼銀行貸款,若沒有裁員,銀行貸款便會變成贈款。

直接援助受打擊者收入

政府如選擇不提供金錢替代收入或完全專注於替代所損失支出(傳統刺激措施),或會面臨更不堪的經濟後果。新冠肺炎致其中一個行業幾近完全停擺。政府對「必要」行業投放額外支出,不可能為停擺的「非必要」行業受僱員工創造收入,惟少數有能力在「必要」行業找到新工作的人則另作別論。在此情況下,首要任務是直接援助受影響最嚴重者的收入,而不是透過傳統的財政刺激措施提供間接援助。

美國政府採用上述「社會保險」方針,決定向國內每家每戶寄送1200美元支票,此舉無疑有助於提振需求。然而,對於真正有需要的人而言,這可能微不足道;對於在職或在家辦公的人士而言,根本不需要這種援助。

不同政府的應對政策對經濟的長期影響尚待觀察。有見於此,投資者應仔細考慮不同的政策將來會對其投資帶來何種影響。

Shamik Dhar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

首席經濟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