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18日

Shamik Dhar 宏觀分析

人工智能帶來挑戰與投資機遇

人工智能被廣泛譽為是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或稱工業4.0)的要素,是一種公認為無遠弗屆的科技,幾乎能滲透現代經濟體中各行各業價值鏈中的每一環節。最明顯運用人工智能的例子之一,是已經問世的電動車。另一例子是正在興起的超高速5G無線網絡,為提供遙距手術等服務迎來革命性機遇。

即使有以上種種和其他教人驚嘆的新突破,根據本周發表的調查報告,主題為「2024年:如何因應大趨勢而籌謀資產配置」顯示,亞太區和歐洲的機構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觀感不大相同。

是風險抑或機遇

中國、南韓和日本的受訪者將人工智能視為「風險」,新加坡投資者則將之視為「機遇」。來自丹麥、芬蘭、法國、荷蘭和瑞典的受訪者則將人工智能視為「風險與機遇的結合」。

但各個受訪組別有兩個共同的觀點:人工智能是一種不容否定的技術,成為潮流只是遲早的事。各組別意見分歧之處,乃在西方各國的重點工作仍受到民粹主義的極大影響之際,人工智能在如此狂熱的輿論氛圍下對投資者會造成哪些影響。

抱持「風險」看法的人都憂慮人工智能對就業(不論是白領或藍領)帶來的影響。相反,稱之為「風險與機遇的結合」的人則認為人工智能引發了一場進化性革命:其影響將隨時間遞增,而非普遍見於所有領域。

製造業東移趨勢逆轉

自七十年代以來,全球化的崛起令全球製造業重心逐漸從西向東移,從而受惠於較低的單位成本。目前,特別是人工智能和3D打印的冒起,預料可令此趨勢逆轉──最少將發揮部分逆轉的作用。

新興市場曾經是受惠於全球化的首要地區,各界目前憂慮此等市場是否將能保持其增長動態。這些憂慮尤其圍繞着中國,亦即全球增長一直以來的關鍵「擺動因子」。然而,根據上述研究,相關擔憂可能只是表象而並非實質存在。

首先,在「中國製造2025」的鴻圖大計下,中國已矢志成為人工智能超級強國。目前,按相關開支計算,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研發國家,自2010年起提交註冊的全球專利數目更排名首位。

上述研究亦揭示,人工智能的興起被視為觸發與投資相關的特定挑戰。

經濟產業臨多項挑戰

首先,隨着人工智能主宰企業成敗,企業的生命周期將日漸縮短;最早期版本的iPhone在2007年問世,諾基亞隨即在極短時間內經歷了「從英雄到狗熊」的衰敗過程,正好展示了此現象。

第二,隨着人工智能為一整個產品重塑面貌,行業界限將日趨模糊;目前橫向涉足多個行業,並因而造成市場估值問題的Tesla是例子之一。

第三,製造業活動的回流將削弱新興經濟體的未來前景,3D打印的發展便是一例,這正在使全球供應鏈的地域重心發生轉移。

最後,人工智能將以難以計量的方式提升企業的無形價值;例如,Apple的無形價值波動已遠遠超出其財政實力。

我自己亦相信,人工智能是一種不容否定的技術,成為潮流只是遲早的事。

Shamik Dhar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

首席經濟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