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自去年初展開以來持續至今,情況仍然膠着。中美兩國在7月底於上海恢復貿易談判,雖然外界並不期待看到中美磋商在短期內取得任何實質進展,但中美兩國都以「具建設性」形容上海談判,且表示下一輪談判將於9月在美國進行,一度讓外界看到一線希望。
惟美國總統特朗普僅數天後再次將貿易戰升級,宣布對餘下的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貨物加徵10%關稅。而人民幣兌美元在幾天後跌破7關口,美國將中國列入滙率操縱國名單,令事件再次升溫。如今中美兩國在上海會面的正面氣氛逐漸散去,中國代表團會否在9月成行赴華盛頓,成為外界的關注焦點。
貿易糾紛打擊經濟
情況繼續發展,美國可能在其他領域繼續對中國施壓,譬如在華為問題上大做文章。因此未來數月中美貿易戰可能再度升溫,而中美貿易戰的持續發酵,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不明朗因素。
與此同時,日本和南韓之間的分歧也不斷升級。日本於7月宣布限制向南韓出口高科技材料,勢必打擊南韓的半導體和智能手機生產商,而南韓亦同時在貿易問題上向日本反擊。
在環球局勢不明朗情況下,反促使各國推行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相信未來各國皆致力刺激經濟以減低周邊因素所引發的震盪。一些亞洲國家已進入減息周期,可刺激內需以及改善營商環境,亦可吸引外資,在當前動盪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
內需助穩定中國經濟
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不過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由消費而非出口拉動,龐大的內需市場讓中國可較少受到外圍局勢動盪的影響,維持穩定經濟增長力度。醫療、教育和保險等行業基本面強勁,故具一定抗逆力,如出現明顯調整,反而是投資者尋寶的好時機。
近日,中國公布的出口數據較外界預期理想,當中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首7個月中國出口額達到9.4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6.7%。其中中國對歐洲和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在同期分別增長12.6%及15 .8%,可見在中美貿易局勢緊張時,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已起緩衝作用。
近期企業已陸續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期部分公司的短期業績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但我們只注意企業的中長線基本面及業務穩定性。短期調整可給予我們更多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