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由10月15日起,將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及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這是人民銀行今年内第四次就該比率作出調整,不過其實大家又對存款準備金率變動有多少了解呢?
增流動性撐實體經濟
存款準備金是上述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以及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存款準備金率顧名思義,是央行要求金融機構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最低比例。該比率愈高表示緊縮政策力度愈大。相反,該比率下調意味央行正為銀行業釋放出更多的資金。粗略估計,這次調整將會釋放出約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4500億元將會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而剩餘的7500億元將會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其實降準的目的是降低銀行和企業成本,以支援向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及創新型企業的貸款,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銀行業的流動資金將會有所上升,不過降準的實際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流動性最終能否導向小型企業。不難預見,内地政府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更多包括成本消減以及減稅措施在内的支持政策。若降準缺乏銀行窗口及其他政策的支持,它本身的刺激經濟效果其實是很有限的。
銀根屬穩健中性
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内地近期頻頻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反映出當局正在調整其經濟及貨幣政策方針。不過,這其實並不表示中國將會全面重啓寬鬆政策,當局只不過是採取較為靈活的政策模式,以便應對全球流動性收緊、環球地緣政治風險和新興市場動盪等潛在問題。此外,我們也留意到,有言論指出人民幣在降準後將會承受更沉重的貶值壓力,不過央行其實在其最新言論中也特定提出,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並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