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聯儲局議息,加息四分一厘似乎毫無懸念,相信現時的市場利率已反映了利率循序漸進的升勢。至於會後聲明的啟示,似乎仍然圍繞着年內加息的次數。筆者認為,多一次或少一次都不會影響長期孳息曲線的狀態,在通脹率沒有急劇上升的情況下,投資者對美息趨升的忍耐力是毋庸置疑的。相反,在聯繫滙率的機制下,這已是過去兩年半內第七次聯邦基金利率調升而港元優惠利率維持不變的局面,這次會否不一樣。
港元超低息周期已結束
6月13日,港元3個月的HIBOR報價是2.006厘,是今年內的新高。回顧3個月HIBOR在年初時,大概處於1.3厘,及後回落至1厘的低點,也就是說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3個月的港元利率抽升1厘。再看較短期的1個月HIBOR的情況,年初的水平是1.2厘,跟着回落至3月的低點0.64厘,現時已升至1.6厘。最短期的隔夜拆息也上升至接近1厘水平,而年初至今大部分時間皆不到0.2厘。
非常明顯,儘管銀行的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沒有跟隨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而調升,但銀行體系內的資金成本確實不斷上升,這個趨勢與聯儲局首次在2015年12月上調利率的周期是吻合的。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港元利率進入超低息周期及處於「冬眠狀態」的情況可說是已經結束。
貼近滙率機制弱方保證
本周美國加息後,香港銀行的優惠利率會否上調,市場內依然有不同的看法,一方是參照銀行體系結餘還有千億元之數,流動性仍然充裕,銀行最優惠利率似乎可以維持不變。另一方的看法是港元滙率已持續一段時間受到美元與港元息差拉闊的壓力,非常貼近聯繫滙率機制下的弱方保證價7.85,再不加息,更待何時?
筆者認為香港加息與否,只是時間的問題,現時港元利率在個多月內不斷上升,儘管幅度未算誇張,但借入港元的利息成本不再便宜,這個情況是因為接近半年結的市場因素作祟呢,還是根本性的轉變,才是問題的重點。美元3個月的LIBOR報價是2.33厘,與港元3個月HIBOR的息差只有33點子,基本已沒有息差可言。
資金成本改變影響投資取向
為了應對半年結資金緊絀的情形,差不多所有銀行已調升定期存款的息率,一些長年期的港元存款甚至在3厘或以上,這是短暫的現象還是長期趨勢呢?那些從活期存款轉換成定期存款的資金,會否在6月30日半年結後回歸利率回報如同雞肋的活期存款呢?如果資金的成本結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都會對所有人的投資取向產生影響,不管閣下手裏的資金量有多大,計算成本效益總不能缺少的。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資金「盛宴」,總要有散席的時候,香港市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