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2月2日

【信報月刊】特朗普未必對華大加關稅

【香港著名財經專家林一鳴】美國在2022年經歷了急速攀升的通脹,民眾感受到不少痛苦,整體經濟也受到一定影響。幸好目前通脹已回落至較為合適的水平,為減息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此時大幅增加關稅,就如同使出崆峒派的武功秘笈「七傷拳」,結果將會是傷人七分,損己三分!

首先回顧特朗普在上次任期內給人的印象:從外界的觀察來看,許多人認為特朗普是一個「癲佬」,主要是因為他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到處挑起事端,喜歡破壞國際規則,甚至要美國脫離國際組織,拒絕承擔美國應負的國際責任,令不少國家感到難以適應。在上一次任期內,對於美國出現的內部矛盾,他總是喜歡使用激進的反擊手段,使矛盾更加激化,社會更加分化對立,他反而愈加開心。

我認為特朗普的行為並非毫無章法,而是出於生意人的精心計算。他可能明白美國政治環境日益極化,只有極端的政治人物和觀點,才能獲得更多關注和支持。這現象是由現代社交媒體平台的算法造成的,這些算法傾向於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使民眾身陷「回音室效應」,只接收到與自己觀點一致的訊息,激進的聲音傳播更廣,而溫和的聲音則很快被淹沒,進一步強化了極端立場。

如果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經濟形勢將會有什麼轉變?

首先第一點要關注的是「關稅」。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揚言,若他能夠重返白宮,將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統一關稅,對其他地區的商品也徵收至少10%的關稅;然而我們也需注意,特朗普在選舉期間強烈批評拜登的經濟政策,認為其導致了高通脹和經濟放緩。

關稅和通脹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當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時,這些商品的價格通常會上升,進口商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進口商品售價提高,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從而推動通脹;關稅亦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導致供應短缺和物流成本上升,進一步推動商品和服務價格上升,加劇通脹壓力。

我不太相信特朗普會完全落實其競選承諾(反口對於特朗普來說,就好像吃生菜一樣),向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及向中國進口貨徵收60%的關稅。否則美國通脹急速上升,擾亂聯儲局的減息步伐,特朗普就會變成罪人,美國企業依賴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也會上升,從而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最終導致經濟陷入混亂,搞到一鑊粥就很麻煩。

原文請閱12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