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開通剛過百日,通車以來從內地經該機制下的「港股通」流入的資金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近期更有緩慢上升趨勢,內銀板塊獲得不小升幅。今年2月至今,主要由在香港及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組成的MSCI明晟中國指數取得雙位數的優異回報;一個月前,美資投行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A股市場年度回報預測;近日,高盛亦向機構投資者發表報告,將對中國投資市場的評級上調至「增持」。在美國聯儲局有意加快加息步伐,以及歐洲地緣政治不穩的情況加劇時,投資者對於在岸中國股票投資應該有哪些考量呢?
不久前高盛在一份亞太區投資研究報告中預期,中國名義GDP(Nominal GDP)將取得比實際GDP(real GDP)更佳的增長。名義GDP增長會為企業盈利帶來直接的正面影響,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在過去15個月有顯著升幅(由2015年底的-5.9%躍升至近期的+7.8%),這將刺激信貸需求、緩解不良貸款壓力,並提高中國銀行的淨息差,因此,銀行板塊有機會進一步受惠。
外資對中國市場配置偏低
此外,報告還認為,周期性行業公司較有機會跑出,加上目前的再通脹環境,決定將其評級上調至「增持」。中共十九大將在今年11月召開,現時各單位正處於籌備階段,政策制定者應當會努力確保這一重要會議有穩定經濟背景。過往歷史數據顯示,股票市場在此類事件之前大多數表現良好。對於「北水南下」的資金流,高盛認為,繼今年首兩個月總共約70億美元的南向資金後,全年從內地流入香港的資金總額有機會高達540億美元。現時外國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配置比例約為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由於中國股票在MSCI明晟大型指數中佔不小的基準比重,隨着MSCI明晟中國指數表現日漸優越,海外投資者或會增加在岸中國股票的配置。
在投資策略部署方面,高盛較為看好中國四大銀行:受惠於正在擴大的淨息差、穩定的費用收入增長、正在復甦的資產質量,以及穩定的信貸成本,銀行業有望在未來兩年錄得平均10%的稅後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各大銀行近期的存款及貸款業務強勁,加上完善的分行網絡和零售客戶基礎,足以獲得更大幅度的費用增長。四大銀行在工業和基礎設施公司中有相當強勁的客户網絡,這亦是兩個貸款增長最快的行業來源。
聰明啤打ETF作投資篩選
此外,個別重周期性板塊包括原材料及能源,有機會因為優於預期的盈利增長而受惠。同時,能源、銀行及醫療股有望受惠於現時的通脹情況。傳統的A股ETF旨在投資於一籃子市值最大的A股股份,當中大部分屬金融板塊。但時至今日,港交所已有滲入其他選股理念的聰明啤打ETF,其精義之處在於能以股息率、盈利和負債比率及逆向篩選,選取較有機會在中長期跑贏大市的股票,並配以合適的權重。透過定期重組投資組合,追蹤A股的聰明啤打ETF能有系統地將公司近期的營運狀況,及市場投資態度融合在其投資組合內。
從整體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數據表現趨向理想,而A 股市場亦處於相對具投資價值的周期。不論作中長期投資配置還是較短期的策略性部署,ETF均是操作簡易及有效率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