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於上星期四凌晨(香港時間)終於一如市場預期,宣布加息25個基點,並且公布2017年利率預期中值為1.375%,即暗示若每次加息四分一厘,於2017年將可能加息3次,相對於市場普遍預期的兩次為多。另外,主席耶倫同時公布,上調2017及2018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至2.1%及2.9%。美聯儲仍強調現時的貨幣環境非常寬鬆,並表明將繼續以貨幣政策推動勞動市場和通脹增長。
上述數據顯示,聯儲局對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耶倫更加明言未來加息步伐將會加快。聯儲局的立場支持美滙指數上升,於公布當晚上升了超過1.6%,並於本星期二凌晨再創14年新高,至103.65水平【圖1】。相對地,其他非美外幣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最明顯的莫過於日圓及歐羅的表現。
美元兌日圓於上星期曾經升至10個月高位的118.66,而歐羅兌美元的滙價亦跌至1.0356的接近14年低位水平。然而,各主要貨幣下跌的幅度不一,當中以英鎊及加元表現較好【圖2】。
英鎊加元表現相對較佳
英鎊於今年6月的退歐公投至10月7日新任英國政府上台,並至宣布最遲會於2017年3月正式宣布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脫歐程序為止,合共下跌超過21%,但在10月8日至12月6日期間,當美元滙價上升超過6%時,英鎊的滙價卻出現不跌反升的局面,幅度更達到7.89%。雖然英國於12月7日公布的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意外地下滑,但由於「硬脫歐」可能性有緩和的跡象,加上英國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因此當美元再創新高時,英鎊下跌的幅度明顯低於姊妹貨幣歐羅及一眾高息貨幣。
我們再以加元為例,石油出口國組織及非油組國家15年來首次達成減產協議,國際油價重上每桶54.5美元水平。雖然加拿大財政部近年來致力逐步減低對出口石油的依賴,但油價回升對加元的影響始終正面。加上當地的第三季經濟於5月艾伯塔省山火後大幅反彈,至按季增長3.5%,出口狀況亦重回正軌,10月出口按年增長回復至1.3%,打破過去8個月連續處於萎縮的趨勢。這正好解釋為何從特朗普當選至本星期二,加元相對於美元只下跌了少於1%。
離岸人幣逼近6.97關口
另一方面,亞洲新興國家貨幣表現就大受衝擊,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一度跌至4.48水平,創1998年1月以來的新低。人民幣方面,本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報6.9312,較上周五中間價報6.9508有所回升,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仍然下跌約0.45%,逼近6.97關口,創收市新低。11月結售滙數據顯示,銀行代客淨售滙1861億元人民幣,比上月逆差大幅上升,並創下今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美電則在美聯儲公布議息結果後從7.7554抽升,並於其後升至7.768水平的今年6月水平。
前景方面,相信大家非常關注美聯儲能否落實明年加息幅度,去年12月美聯儲宣布加息的同時也暗示了2016年將加息4次,但實際上今年僅加息一次。而美國此次加息是否就代表加息周期即將啟動,仍需等待進一步的經濟數據去判定。美國將在星期四晚(香港時間)公布第三季經濟增長終值,市場估計有可能再次改善至3.3%水平,而明年1月初公布的工資增長,以及月底公布的1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和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將為明年加息步伐提供更多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