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剛在倫敦和巴黎度過了兩個星期的大假,期間美股三大指數不斷挑戰歷史新高,恒生指數重上23000點的9個月以來高位。新鮮熱辣的消息是國務院拍板通過「深港通」的實行。這一切縱使沒有給大家帶來金錢上的收益,至少在心情上也會覺得輕鬆吧!但我倒是不大適應眼下發生的事情,和心理上預期的落差。
筆者假期後上班第一天,馬上到一間以燒味起家的茶餐廳連鎖店,重溫港式情懷的餐肉煎蛋公仔麵,這一家店的餐蛋麵與我們自己在家弄的味道是最相似的,還有那毫不吝嗇的厚切午餐肉兩大片。當侍應把麵端上來時,我發覺那兩片午餐肉與平時不一樣,它們變得薄了,只有從前厚度的一半,我留意到其他食客的也是一樣,並不是我的那份特別薄了。連鎖式快餐店的食物都是有特定標準的,只是短短兩個星期,難道營商環境又再轉差了,股市不是天天在上升嗎?
資產價格不反映經濟
都說現時的金融資產價格不代表經濟或真實的市場環境。英國在6月下旬公投脫歐後,曾經有過短暫的壓力,除了英鎊滙價持續疲弱外,英國富時100指數由公投前的6200點曾跌至5800點,現時是6890點,漲幅超過10%,足以抵消英鎊滙價的損失。
去年夏天筆者亦在倫敦逗留了一個星期,與今年比較,名牌商店的客人數量是少了,也少了內地遊客的面孔,反而中東地區的較多。唯一較去年多的是倫敦市內的高樓建築地盤比比皆是,尤其是東部靠近金融區的E1區,樓價絕不便宜。一個兩房的600平方呎實用面積單位,大概是80萬英鎊,折算800萬港元,所反映的也是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是兩碼子的事情。
目前政策重短期利益
本周一美國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C. Williams)發表了一份報告,內容是呼籲環球各國的政府和央行行長要因應現時低增長、低通脹和低利率的特殊環境,推出加強版的綜合療法,不能單靠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因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貨幣政策失效率日漸上升,相反,財政政策要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雖然貨幣政策的效果在短時間內可產生影響,但財政政策的目標和成效是長期的,可是長期目標應是大家所選取的。報告中所說的也是近期不少人的想法,但以長期利益換取短期痛苦,卻知易行難,現時各國政府和央行所做的剛好是以短期利益或穩定為選項。
另一個例子是內地,剛公布的7月份信貸數據,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為4636億元人民幣,與6月比較減少9164億元人民幣,值得留意的是,7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4773億元人民幣,居民貸款組合中絕大部分是樓宇按揭,那是說銀行貸款的100%都是房貸,商業貸款零增長甚至輕微倒退。現時貨幣規模仍在不斷擴大,貨幣供應的M2目前是150萬億元人民幣,今年M2的增速約11%,較去年回落2%,但總量繼續增加,估計2020年M2增速降至8%,總量則達到200萬億元人民幣。
內地的GDP增長減慢,出入口減少,去庫存不能停止,企業壞賬多了。另一方面,貨幣供應多了,樓價升了,股市也漲了。這反映了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