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20日

姚遠 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企業負債不足為慮

近日,部分分析強調指出新興市場主權擔保企業債務激增。我們在此重申觀點,若撇除中國,自2008年起流入新興市場的大量資金僅令槓桿水平有限度攀升。我們亦相信中國有關當局,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有能力防範連鎖效應出現。

近年私人債務有限度攀升

舉例而言,《金融時報》於1月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至2015年中為止,新興市場企業已發行估計約值23.7萬億美元的債券,較10年前的5 萬億美元錄得大幅增長,當中約16.7萬億美元由中國企業發行。」我們早前曾就此主題發表有關數字(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的數據,並按2015年次季的數據作更新;請參閱【表1】),當中,中國的發行金額與文章所述的完全相同,而所有新興市場的發行金額亦非常接近(即使我們選擇將焦點放在次樣本新興市場之上)。若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佔比計,自2007年底以來,中國非金融企業(NFC)信用債券(貸款及債務證券)上升49個百分點,但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僅上升9.9個百分點。故此,我們重申觀點,若撇除中國,2008年起受各發達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刺激而流入新興市場的大量資金,僅令私人債務有限度攀升。

非金融企業債計算引疑慮

一些分析堅信部分非金融企業的債務是由政府暗中擔保,尤以中國為甚,此意味着政府少報了公共債務的金額。然而,相對於這些經濟體的規模而言,問題其實集中在中國:就算將佔GDP 9.9個百分點的「半主權」非金融企業債務,納入中國以外新興國家所報告的債務中,亦不會改變格局。另外,隱含的負債可能被(略為)高估,因為:1)多個新興市場的非金融企業債務並非完全由政府擔保;2)對一些新興市場而言(例如墨西哥將國有企業 Pemex 發行的債券列入債務佔 GDP 比例的計算之內),將非金融企業債務加入所報告的公共債務,會導致重複計算。

人行有能力防範連鎖效應

最後,市場對中國半主權債務的憂慮正在加深(從政府支持的非金融企業,以至地方當局),我們認為,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的增長水平和速度確實值得關注。不過,中國政府處理此情況的能力,釋除市場部分疑慮,其措施包括寬鬆的貨幣政策(降低融資成本)、債務重組(地方政府的債務互換),以及官方可能出手救助(公共債務總額為佔GDP的43.2%,即使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增擴概念(將不在預算内的活動計算在内)來計算,該比例亦僅接近60%)。然而,此領域明顯帶來經濟及財務風險。我們認為,債務重組將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一環,而此或引發各項信貸事故 在2016 年出現。不過,我們相信有關當局,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有能力防範連鎖效應出現,因此我們不認為中國的經濟會就此輕易崩潰。

姚遠

安盛投資管理

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