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12日

Keith Wade 宏觀分析

美元見頂? 請再三思

各國政策周期不同步的狀況將會持續,預期美國聯儲局將會進一步收緊政策,而歐羅區、日本及中國的政策將維持寬鬆或進一步放寬。預期英倫銀行將會跟隨聯儲局的加息行動,但在2016年8月份前不會實施。

美元是否因此會進一步升值?繼2015年錄得9%的升幅後,美元或會出現獲利回吐。有部分證據顯示,美元在聯儲局開始收緊政策後已經見頂,印證了「就傳言買入,就事實賣出」的說法。

兩方面因素支持美元走勢

目前尚是加息初期,但自聯儲局加息以來,至今為止美元仍維持穩固。我們仍然認為,美元將受到對美國有利的息差所支持,特別是兌歐羅。另一項可能為美元帶來支持的額外因素是,中國有望實施新的滙率制度。雖然官方並未公布改變人民幣參考美元滙率的定價機制,但中國人民銀行於去年12月11日的公告,指出實施有效滙率的好處,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將「帶來更全面及準確評估市場狀況的途徑」。若人民幣開始參考貿易加權貨幣籃子,透過美元兌人民幣升值,則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如歐羅或日圓)的升勢將會擴大。繼去年11月份有效滙率回升後,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貶值,近期的動向顯示此舉或已開始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與8月份的情況相反,市場對於最近的人民幣走勢反應冷靜。雖然這情況可能不會持久,但卻顯示經過夏季股市下跌後,投資者對人民幣貶值已作出更好部署。與此同時,人民幣已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而中國人民銀行已明確表示,在中期內會逐漸對人民幣實施浮動滙率制度。

雖然中國人民銀行已指出,中國經濟相對強勁、生產力提高及其他基本因素將為人民幣帶來支持,但在過去幾年, 中國外滙儲備持續下降,顯示上述因素已被目前的資金外流所抵消。因此,近期人民幣走勢或會下跌。

已發展市場沒有通脹問題

這種情況的主要結果是,中國帶來強勁的競爭將增加全球其他地區的通縮壓力。因此,在2016年內,通脹不會成為已發展市場的問題,而與中國有直接競爭的行業將進一步下跌。這種情況亦會抑制利率升勢,並可能拉闊服務業強勢與製造業疲弱的差距。

更令人擔憂的是,人民幣持續貶值亦可能引發新一輪貨幣戰爭的風險。日本央行或會密切關注相關動態。儘管我們認為,現階段日本不會增加質化量化寬鬆(QQE)計劃規模,並預期2016年日圓兌美元將維持穩定,但鑑於近期中國的動態,此觀點的風險明顯增加。此外,雖然現階段日本央行有信心通脹將會回升及達到2%的目標,但工資增長方面尚未加快,而這是可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

就此而言,現時判斷美元走勢逆轉還言之過早,而受惠於息差及中國方面的動態,2016年美元或會進一步增強,這種情況或會打壓商品價格及新興市場表現。

倘經濟衰退將致美元轉勢

若聯儲局加息周期受到威脅,投資者將會質疑美元的強勢是否穩固。目前,我們預測聯儲局將會暫緩加息以配合總統選舉,但在此之後將會繼續加息,並於2017年上調聯邦基金利率至2%。

如無意外,最有可能導致美元升勢終止的原因是,市場對於通脹回升至目標水平喪失信心,或者發生嚴重經濟衰退。通脹方面,雖然我們認為來自中國的通縮壓力加劇,但這主要將對商品價格產生影響。服務業價格或會維持穩健,並抵消這種不利影響,從而使整體通脹保持穩定。例如美國方面,商品與服務價格之間的差距或會擴大。

低油價將推動美家庭消費

經濟活動方面,美國經濟衰退仍是一項風險,並是我們的預測情況之一。除了聯邦基金利率上調之外,美元升值以及信貸市場遭到拋售(孳息率及息差持續擴大)導致美國金融狀況緊縮。信貸拋售是一個憂慮,因為這會增加資本成本,但這主要集中在能源行業,我們需要觀察這是否會對整體銀行借貸產生影響。我們的初步分析顯示,信貸息差純屬巧合而非經濟增長活動的領先指標。諮商局領先指標指數(不包括信貸息差)持續上升,目前顯示今後將出現溫和增長。

經濟環境將維持艱難,風險上升仍然存在。按目前水平計,原油價格較我們構建基線預測時所用的假設低10美元。雖然我們很清楚油價下跌的影響好壞參半,但油價下跌不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事實上,由於油價下跌將使通脹降低並使實際收入高於原先預期,所以消費方面仍存在意外上升的空間。

美國方面或存在進一步上升空間,油價長期低企將會扭轉儲蓄率上升的趨勢,而過去數月的情況已證明這點。部分人士認為,儲蓄率上升是由於消費者質疑油價下跌的可持續性,油價低企維持時間愈長,家庭愈有可能將這種意外收穫納入長遠收支的考慮之中。

Keith Wade

施羅德

首席經濟師兼策略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