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17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人民幣貶壓未消 無礙「去美元」大業

人民銀行昨天增量續造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維持於2.5厘,似乎預告10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會按兵不動。在9月突然全面降準後,投資者曾憧憬「減息還會遠嗎」?惟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在,減息未必是目前振興經濟的最佳選項。

附【圖】所見,在岸人民幣(CNY)於2015年滙改後合共4次跌穿「七算」,今年5月18日再度失守,至昨天剛好100個交易日,且尚處7.31兌1美元水平波動,與9月8日最弱的7.35相距不遠。在內外因素夾擊下,「人仔破底」機會不容抹殺。

人民幣貶值的外在壓力主要來自美國。聯儲局2022年3月重啟加息周期開始,美國債息持續上揚,具指標性的10年期債息同年8月超越內地國債,美中息差「由負轉正」後,跟CNY滙價的關連度愈見緊密。美長債息早前再次上衝,使兩者息差擴至10年來最闊的2厘左右,相信短期內顯著收窄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幣即使未虞急貶,亦缺乏抽升條件。

貨幣貶值本來有利刺激外貿,但中國近月出口按年仍然在收縮,即使9月略見改善至負6.2%,惟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受貨幣政策緊縮打壓,需求相對疲弱,限制了內地出口復甦力度,無法帶動整體經濟。

外部不振,本土經濟在疫後恢復也未如理想,特別是樓市最令人憂慮。恒大(03333)藉超高槓桿擴張過度而爆發危機,還可當作「個別事件」,現在連力求貨如輪轉的「龍頭」碧桂園(02007)都深陷財困,揭示物業市道難以樂觀。在樓市問題化解之前,經濟要重拾強勁增長比較困難,若明天公布第三季及9月的最新經濟數據稍有差池,足以拖累人民幣探底。

然而,人民幣兌美元偏軟對金融市場的衝擊並不像以往幾次巨大,對推動貿易對手以本幣結算預料不致構成障礙,甚至具促進作用。

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今日於北京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訪華前已表明將討論本幣結算等議題。此外,據報道,9月底中國與巴西實現了首次用人民幣計價,直接兌換巴西雷亞爾結算和融資的「閉環操作」交易,細節雖沒公布,卻可視為兩國本幣貿易結算的關鍵一步,也是中國以至全球「去美元」的里程碑,對人民幣國際化利多於弊。

換句話說,人民幣弱勢,長遠對內地經濟未必全是壞事。當然,對中港股市則屬負面因素,恐會成為「尋底催化劑」。恒指昨跟隨A股繼續向淡,逼近10天線(17600點)才喘穩,埋單報17640點,在人仔易貶難升之下,隨時又要考驗17000點關。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