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20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美債息飆需求弱 納指似千禧股災

中東緊張局勢有惡化之虞,帶動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金價周三(18日)見每盎斯1962.64美元,是11周高位。理應是傳統避險資產的美債卻未獲垂青,債價回落,10年期國債孳息率自2007年以來首次突破4.9厘關口。

美債遭拋售,原因之一是聯儲局官員發表鷹派言論,紐約聯儲銀行總裁威廉斯「提醒」,利率有必要高企一段時間,才能使通脹回到央行目標。聯儲局理事沃勒則警告,如果經濟保持強勁,局方或需繼續加息,又認為資產負債表規模可縮減2萬億至2.5萬億美元,而目前只較峰值縮水約1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海外買家也在「減磅」。8月份中國減持美債164億美元,已連續5個月沽貨;持倉降至8054億美元,為2009年5月以來最少。早在7月份,海外央行便淨賣出美債224億美元,無論背後是聯邦政府揮霍影響債券吸引力,抑或基於「去美元」的地緣政治因素,結果都導致美債需求下跌。

事實上,美國財政部周三拍賣130億美元20年期國債,中標利率達5.245厘,屬彭博2020年5月有紀錄以來最高,投標倍數僅2.59倍,遠低於對上6次均值2.72倍,反映需求不振。

國債息高企,以其為參考的其他利率皆上揚。資料顯示,美國30年期定息按揭平均新造利率已飆至8厘大關,較去年初約3.3厘翻了一番有餘,代表置業負擔愈趨沉重。隨着美國實質利率(10年期債息減消費物價指數年率)攀上近8年最高的1.2535厘,「貴息」當然不只困擾升斗市民,大型企業亦面對衝擊。

華爾街業績期上周展開,周三輪到摩根士丹利及電動車龍頭Tesla放榜。大摩第三季盈利下跌9.3%,主要是公司因應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轉差而增撥1.34億美元信貸損失準備金(去年同期增加3500萬美元),高利率和經濟衰退風險也嚴重打擊投資銀行業務收入。至於Tesla,期內邊際利潤率滑落,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表示,高息正為消費者帶來壓力。

Tesla季績遜預期令股價回調,與此同時,「AI股王」輝達(Nvidia)因白宮早前擴大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禁令,沽壓未止,兩隻重磅股拖累以科企為主的納指周三急跌1.62%。

新經濟股槓桿率高,在緊縮周期本來就難以樂觀,卻遇上AI熱潮刺激納指勁飆,單計2023年,納指暫進賬28.2%,回調風險不宜忽視。附【圖】所見,納指今年先升後回,按收市計最多曾上漲37.18%,跟千禧年科網泡沫爆破引發股災時的表現接近,兩者相關系數達0.791的極高水平;若果不幸歷史重演,納指隨時要再踏「尋底之旅」,目前可能僅屬起步階段。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