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天高開292點後,早市與下午皆曾升越18000點關,惜始終未能企穩,埋單報17893點,漲228點。雖然成交配合升勢,增加至888億元,但難言轉旺,而且全日波幅僅得132點,屬2020年以來最細。
港股5日累飆697點(4.06%),似略有起色,部分板塊卻依舊頹勢。EJFQ系統25個行業中的航空股昨逆市微跌,該板塊中線市寬自8月底開始挫至0%後,迄今未見改善,代表所有成份股股價已有個多月時間低於50天線。
據內地文化及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這趟「雙節」黃金周出遊人數達8.26億人次,按年上升71.3%,跟2019年同期比較,也錄得4.1%增長,意味行業重返疫前水平,而且通關已近一年,數字並非受到所謂「報復式恢復」帶動。事實上,國泰航空(00293)股東特別大會昨天通過分兩階段回購優先股,管理層形容重建之路取得良好進展,是整個航空業「復常」的另一佐證。
然而,行業復甦對航空股全無支持作用,內地三大航企:東航(00670)、國航(00753)、南航(01055)上周初確因投機資金趁黃金周短炒呈反彈,惟很快便打回原形。附【圖】所見,「三航」其中兩家股價跌穿去年「疫情底」,即使東航與國泰稍勝一籌,仍跑輸今年在各主要指數中排「榜尾」的恒指!
航空股弱勢有因,首先是行業好轉適逢「油貴」,國際油價7月由低位急飆最多逾四成,到近日顯著調整後,又因爆發以巴戰爭而回升,中短期內恐仍處較高水平,為航企營運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
另一利淡因素源於人民幣貶值,美元過去數個月幾乎與油價同步走強,令人仔偏軟,儘管中資航企近年美元借貸佔負債比重不斷降低(根據2023年中期報告,「三航」的美元貸款佔比已回落到不足兩成),融資開支亦隨之下降,市場依然擔心人民幣貶值對企業滙兌損失以至整體財政的影響。國泰股價跑贏「三航」,正好顯示出投資者的抉擇。
「三航」面對上述兩項外部衝擊,無疑十分被動,惟油價強勢似暫告一段落,人民幣也沒有再大幅貶值的理由,加上股價從今年高峰下滑26%至39%,估計已經大致反映各項負面因素。「三航」現價處2022年谷底位置,而當時尚未恢復通關、需求疲弱,足證目前價值遭低估,尤其是2023年業績預料將扭虧為盈,國泰首6個月便賺42.7億元,「三航」的中期虧損亦銳減,下半年極有機會獲利之餘,更可抵消上半年損失。當經營環境改善,遲早可吸引資金垂青,如果想於「殘股」中尋寶博反彈,航空股值得考慮。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