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14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通脹難言降伏 美滙勿太看淡

港股在7月踏入第二周展開「翻身之旅」,繼首3日累漲近500點後,昨天進一步突破,高開320點後在50天線位置波動,收報19350點,上揚489點,4日共飆984點或5.36%;交投終於像樣地配合升勢,主板成交較上日急增三成,至1113億元。

恒指本輪「V彈」,先後收復10天、20天和50天線,只需再進賬28點便可攀越俗稱「牛熊分界」的250天線(現處19378點),主要推手是美元突然走弱(人民幣轉強)。

美國勞工部周三(12日)公布,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由5月份的4%顯著放緩至3%,增速為2021年3月以來最慢,並低於預測的3.1%;儘管通脹數字急降未必能阻止聯儲局本月底恢復加息,但投資者估計緊縮周期很快結束,美元兌主要貨幣全線失守,拖累美滙指數挫到近15個月低位,昨晚美市早段曾失守100大關,較3月初高峰貶逾半成。

美滙指數以大陰燭破底,稍微跌穿運行超過兩年半的上升通道(迴歸線減兩個標準差),平均線由長期至短期向下順序排列,技術走勢乏善足陳,朝着2021年初至去年9月大升浪回調黃金比率61.8%約99水平靠攏。

短線而言,美滙走低相信可為近月跌跌不休的港股提供回升條件,惟確認美元轉勢則言之尚早,尤其市場憧憬聯儲局減息似有表錯情之嫌。首先,美國通脹自去年6月達到9.1%峰值後下滑,意味7月份開始,通脹藉着高基數效應快速回落的「蜜月期」可能完結,最新的3%升幅隨時是今年谷底,不排除往後再呈反彈。

事實上,一向對美國通脹具啟示作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近日有回勇跡象。附【圖】所見,美國CPI與路透CRB和標普高盛等綜合商品價格指數的表現非常密切,過去10年關連系數均達0.7以上。當高基數影響消失,而兩項商品指數按年變幅又正由低位上揚,即使商品價年內反覆維持在現水平,下半年起按年漲幅亦會一直向上,預告通脹將升溫。

至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稱會密切注視的指標──扣除房屋和能源的核心服務業通脹按年仍達6.2%,連續11個月超出6%,代表通脹黏性極強,相信決策官員現階段未敢輕言已降伏通脹。目前市場共識依然是加息步伐未到終站,且中長線角度看,利率見頂後也將處「高台期」一段時間。

換句話說,假設7月底聯儲局恢復加息0.25厘,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攀上5.25至5.5厘,於環球十大活躍貨幣中屬數一數二的高息,息差優勢猶在,美元本輪挫幅或已反映了利率到頂的「負面」因素,投資者不要以為CPI有跌無升,美滙便易貶難漲。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