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9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錢莊股「東升西降」 內銀估值未到頂

踏入「五窮月」第二周,恒指昨再漲247點,埋單報20297點,收復20天線,朝下一目標100天線(約20400點)進發,主板成交僅1080億元,仍算偏靜,未有明確方向。不過,多個板塊已炒上,內銀尤其受注視,「十大市值內銀」更有半數創出52周新高。

美國銀行業深陷漩渦,幾家地區銀行3月起陸續爆煲,經過一個多月市場情緒才逐漸平復,在監管部門出手後,引發系統性風暴機會降低,客戶存款則「棄小投大」,深恐再有中小型銀行會被波及,始終影響着投資者對行業的信心。相比之下,內銀當炒,造就一場板塊層面的「東升西降」。

內銀本輪漲勢是在五一長假期A股復市後啟動,「十大市值內銀」短短3個交易日升幅介乎8.3%到15.6%,中信銀行(00998)與中國銀行(03988)甚至已突破2021年熊市前的高位,借助的是「中特估」概念。

中央去年提倡建立具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到今年3月大市回順之際終於發揮威力,首先受惠是一眾「中字頭」股份,尤以「基建三寶」最搶眼,中鐵(00390)、中鐵建(01186)、中交建(01800)4月迄今累飆15.8%至27.6%,明顯跑贏幾乎原地踏步的恒指。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目標,內銀在4月底陸續公布2023年首季業績,「十大市值內銀」的淨利潤按年增長由0.02%到5.34%,未算特別出色,惟各項營運指標不俗,正好點燃「重估」的藥引。

銀行業在經濟中擔當關鍵角色,盈利雖然會波動,錄得虧損卻相當罕見,單單「建工中交」四大內銀2022年總盈利就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差不多足夠「買起」滙控(00005)。由於這個傳統板塊在早年的新經濟熱潮中難及科網股強勢,隨後又有新冠疫情重創環球商貿,市場對銀行股前景不敢太樂觀,寧願尋找全新增長概念(如電動車或人工智能),冀博取倍數回報,銀行股因此未受追捧。直至美國接連有銀行爆煲倒閉,才促使投資者回頭留意該行業。

若以西方估值系統為準則,內地銀行一直都是理想的板塊,附【圖】所示,「十大市值內銀」即使已炒高,市賬率只在0.3倍到1.1倍之間,股息率4.8厘至8厘,兩者比起近日刷新一年高位的「獅王」滙控,皆較具吸引力。

根據EJFQ.com FA+資料,按分析員預測數字計算,內銀市賬率與股息率也普遍尚未達中位數水平,代表估值偏低。

藉市賬率或股息率衡量銀行股屬「西風」,是否能反映「中特估」下內銀的真實價值?本輪內銀股升浪應會提供一定參考。目前大多數內銀股股價跟2021年高位還有一段距離,顯然未屆短期估值之巔,預料可再上一層樓。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