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3月7日

葉劍雄 外匯

替「安倍經濟學」把脈

日本首相正式提名黑田東彥,作為下任日本央行行長人選,任命要經上、下兩院通過,據報反對黨民主黨會投票支持提名。由於黑田一向主張央行實行進取的量化政策刺激經濟,及2年內達到2%通脹目標,令首相的「安倍經濟學」有更大的推進空間。現在就分析一下「安倍經濟學」的幾個可能結果,檢視日本的結構性問題,外界的壓力和對日本以及全世界的影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誓言要提振日本經濟,推出市場稱之為「安倍經濟學」,包括:進取的財政措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推高通脹至百分之二等。結果可以大約分為四種:
1.原地踏步
2.英國翻版
3.空前成功
4.直升機墜毀

第一種可能的結局,是央行雖然提高了通脹目標到2%,亦實行無限量購買國債計劃,但沒有取得任何成果,最後徒勞無功。日本經濟依然故我,進入第三個迷失十年,而所謂傳統及非傳統的措施一概無效,而日圓起初的弱勢,也被扭轉過來。

第二種結局是英國的翻版,即是通貨膨脹水平提高了,但是經濟能夠持續加速的情況,並沒有如預期出現,日圓匯價轉弱,通脹上升,但工資並沒有追隨上漲,令家庭實際收入減少,縱使政府加大開支和出口增加,也不能提高市民消費意欲,日圓下跌也無助於經濟。

第三種結局是最理想的,央行無限量購買資產,令價格上升,通脹預期升溫,企業和家庭分別增加投資和消費,經濟增長大約2% ,通脹也在相約水平,經常帳盈餘因入口增加而收縮,而對其他國家也發揮積極作用。

第四種結局,是央行無限量購買國債,也達不到預期效果,於是政府和央行共同採取更激烈的政策。政府不惜增加巨額赤字以發行大量國債,而央行也直接購入,外國投資者爭相離開,日圓匯價大瀉,通脹失控飆升,而市民瘋狂消費。

至於哪一種結局比較有可能發生,不能不先審視日本國內的問題和外圍可能施予的壓力。雖然滙豐調高了日本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0.2%升至0.9%,但日本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仍然不少。年齡分布方面,人口老化和勞動力供應不足,很多工作也因成本問題外判到中國及其他低成本國家,服務行業的生產效率偏低,女性勞動力沒有被好好利用,以及對輸入勞工採取僵化反對態度等,都是日本在結構上為人所詬病的老問題。

外圍國家會不會對日本施加壓力,也關乎日本的措施究竟只是完全著眼本身的利益,或是對其他國家也有益處,抑或是損人利己,導致所謂「經濟民族主義」抬頭。正如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指出,「匯率問題越來越被政治化」,匯率被淪為政治工具。英國央行行長金恩也談到,若果國家單從匯率入手,去刺激自己國家的經濟,而不着力平衡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盈餘和逆差問題,最終只會引起貨幣戰爭。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安倍經濟學」對其他國家的影響,然後再決定那一個結局出現的可能性較高。首先如果日圓繼續急速轉弱,很可能會影響出口產品種類相近的國家,以及出口目的地相同的國家。日本的出口有58%是與機械和交通運輸有關;南韓亦有54%;中國和德國都約在47%。

就以德國為例,用歐羅兌日圓匯價,與日本跟德國雙邊貿易指數的關係。在雙邊貿易方面,當日圓處於弱勢時,日本對德國出口的數目,遠遠大過德國對日本出口的數目。而在出口到美國的貨物方面,當日圓匯價低迷時,對日本出口又大大有利於德國,可以看到弱日圓有利於日本的出口。

除了出口的因素外,「安倍經濟學」是想利用通脹推動國內需求,而國內需求提升之後,入口增加而引致經常帳盈餘減少,經濟增長。但從日本2000年至2006年的數據顯示,日本經常帳盈餘從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5%增加到3.9%,但國內需求卻從1.9%輾轉跌到0.9%。而當時日本正推行財政刺激政策和量化寬鬆措施,經常帳盈餘期間有增加,經濟也有增長,日圓加權貿易指數在下降。那時日本的經濟成功,在於出口的增多,多過國內需求增加,所以「安倍經濟學」的如意算盤,若以過往經驗來看,未必可行。

還有一個嚴重影響周邊國家,以至全世界的後果,就是日本加大量化的力度,會導致大量資金的產生,可能經由銀行貸款或熱錢到處流竄,造成資產泡沫,資源錯配的情況。1997年泰銖先出現危機,之後其他亞洲國家,相繼爆發貨幣問題,導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在2007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日圓的「利差交易」,以致國家經常帳赤字大增,熱錢流竄連垃圾債券也大受歡迎,造成在金融、地產以及建築業的瘋狂泡沫,一旦爆破,後果大家耳熟能詳。所以貨幣貶值,不單只是牽涉到貿易方面,熱錢流竄以至經常帳赤字急升,導致資金嚴重錯配,對全世界會做成嚴重後果。

如果「安倍經濟學」可以達到對日本和全世界都有利的結果,雖然機會不高但當然最好,但如果退一步,原地踏步,可能令世界經濟少一點顧慮。

葉劍雄

滙豐

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財富策略部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