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3月3日

Liz Ann Sonders 市場分析

加徵關稅勢必衝擊市場

特朗普政府計劃對進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的產品徵收關稅,這有可能削弱經濟增長及推高通脹,並增加不確定因素。

據美國聯儲局估計,關稅的影響可能會拖累美國GDP下降1.2%,並將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指標推高約0.7%。上述估算已假設美國被針對的國家以牙還牙。對加拿大及墨西哥來說,他們可能會迅速陷入衰退,原因是兩國GDP分別有14%及16%直接依賴對美國出口的商品;儘管能源方面的調整可能會彌補一些加拿大的損失。至於對中國,估計只有2.3%的GDP受到影響。

關稅會引發通脹並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造成更大負面影響,所以美元起初大幅攀升,但於交易日結束時稍為回落。若然其他因素不變,通脹率向上可能會阻止聯儲局提早減息,進而刺激美元走強。我們認為聯儲局於接下來的會議上,再作減息的可能性不大。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貿易逆差的反感並非只限於近日的貿易爭端;在其首個及是次任期內,特朗普經常表示希望「縮窄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然而當中存在一定困難,最主要是美國屬於淨進口國,不僅幾十年來錄得貿易逆差,截至 2024年底的差額更是升至新高,而這是消費需求強勁所致。

換言之,特朗普期望加大財政刺激及縮窄貿易逆差的兩個目標是相互矛盾的。我們難以想像可以大幅縮減貿易逆差、進一步減稅而同時令商業信心及資本支出保持穩定,其中必須有所妥協。

雖然目前仍處於初期階段,但我們認為投資者需要意識到,美國對兩大貿易夥伴/盟友—加拿大及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大額關稅將帶來風險。美國三分之二的農產品來自墨西哥,60%的原油來自加拿大,而近半汽車零件亦來自該兩個國家。

科技行業亦會受到影響。根據CreditSights指出,這輪關稅對科技產業的最大影響可能在墨西哥生產的個人電腦及伺服器。中國既是美國智能手機的重要出口國,亦是個人電腦及伺服器的主要出口地。硬件原始設備製造商很可能會承受到關稅的最大負面影響,畢竟大部分的成本增幅可能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這難免會導致需求減少及/或對利潤率構成壓力。

如果關稅長期持續,會造成供應衝擊,屆時將更難消化,特別是目前全球經濟比2018至2019年時更容易受到供應衝擊的重挫。

目前市場處於避險狀態,但美國早前曾宣布延遲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關稅,股市已經略為收復早前跌幅,這印證我們對未來行動與回應持續演變的看法。我們無法透視未來的局勢發展,但可以肯定,市況反覆波動及疲弱是很可能持續的情況。當前環境下的投資操作非常困難,因此應堅守長期目標及策略。

 

 

嘉信理財高級投資研究専員Kevin Gordon,對此文也有貢獻

Liz Ann Sonders

嘉信理財

董事總經理兼首席投資策略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