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2月10日

宏觀分析

環球收益策略丨把握全球央行政策分歧及信貸息差收窄 聚焦全球多元化固定收益市場

高通脹風險再次成為市場焦點,由於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經濟狀況不同,因此在壓抑通脹問題上,各國央行的政策步伐並非一致,例如歐洲正面臨經濟衰退問題,迫使歐洲央行再次推行寬鬆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加上市場信貸息差不斷收窄,投資者可把目標放眼全球,特別是歐洲市場,尋覓具備可觀收益、風險可控的優質企業債,有助在股市風險和貨幣工具回報不理想的環境下,獲得穩定收益。同時,若想追求高回報又能承受一定程度風險,也可以考慮次級債券,下文將會詳述。

央行政策不同調丨全球面對同時通脹與滯脹挑戰 央行政策迫於現實致步伐不同

通脹風險遍及全球經濟,但對不同國家或經濟體的實際影響程度,則有所不同,導致央行政策步伐也不同。

以美國為例,隨着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的特朗普再次成為總統,外界憂慮本已逐步受控的通脹重臨,而聯儲局於2024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中,把2025年的預期減息次數由原本的四次降至兩次,外界隨即假設美國今年內不會減息甚至可能加息。各國的央行政策基本上以聯儲局取態為基礎,因此當美國放慢減息步伐,其他國家便會按照自身經濟狀況相應調整。

至於歐元區兩大龍頭法國和德國,兩國近年經濟增長均不超過1%。法國政府削減赤字的目標備受反對派挑戰,僵局未有解決跡象;德國亦因為預算爭拗令執政聯盟倒台,該國經濟甚至在過去的季度出現過數次負增長,經濟前景備受關注。
原本一直跟隨美國聯儲局減息步伐的歐洲央行,因整體歐元區經濟表現失色,被迫加快步伐減息以刺激經濟,外界預期歐美之間央行政策步伐將越拉越遠。

英國方面,該國既面對通脹風險(通脹仍高於英倫銀行的目標水平),但同時存在經濟疲弱及政府嚴重財赤問題,英倫銀行甚有壓力再減息,但該國央行政策的寬鬆程度未必及得上歐洲央行。

日本央行則繼2024年3月加息,告別長達約三十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後,於2025年1月下旬再次加息1/4厘,是一眾發達經濟體之中少數有加息傾向及需要的國家。隨着工資增長及經濟增長理想,市場預期日本今年將繼續加息。

身為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則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及自身經濟疲弱情況,繼2024年9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連同北京當局的金融部門連番推出財政刺激政策及貨幣寬鬆政策後,外界預期人行亦會有序把人民幣貶值,一方面維持中國貨品及服務在全球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亦盡量減少貶值所造成的通脹影響。

簡單而言,通脹廣泛影響全球經濟,但現時各大主要經濟體因面臨不同經濟或財政狀況,央行政策較難出現一致方向,使不同地區的債券市場各有不同情況,投資者如有固定收益的資產配置需要,需留意有關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與國債收益率走向。

信貸息差丨信貸息差一般有效反映經濟狀況 有助投資者達至風險管理目標

不少人會用當刻的股市表現來推斷未來的經濟走向,而如果要更準確判斷股市與經濟表現的關係,甚至更早預測股市走勢,信貸息差(credit spread)可謂非常實用的工具。

所謂「信貸息差」,是指企業債收益率與同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的差距,這種息差反映投資於企業債券時所承受的額外風險(包括流通性、違約及政治風險等),因而獲得的額外回報(即風險溢價)。在經濟成長放緩或出現衰退時,信貸息差通常會擴大,而股票市場可能會表現不佳。相反,在經濟復蘇或繁榮時期,信貸息差可能會收窄,同時股票市場可能會出現上升。

值得注意,企業債可分為投資級別企業債和高收益級別企業債。假如投資者寧願選擇高收益企業債(而非國債或者投資級別企業債),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代表他承擔更高的違約風險,因此高收益企業債與國債之間的信貸息差變化,可以預示投資者情緒以至整體股市的走向。

信貸息差收窄丨投資者對企業債的信心越來越高 歐洲優質債券具吸引力

現時美國的信貸息差收窄,反映投資者仍具備不俗的風險承受能力,但美股市場經過近兩三年的升幅,不論指數本身還是估值已經處於歷史高位,而由於特朗普潛在的減稅措拖對財赤有影響,加上聯儲局憂慮通脹重臨,放緩減息步伐,使美國國債市場前景不明朗。相比之下,歐洲信貸更具吸引力。

歐洲經濟包括英國在內,整體增長較弱,但一般擁有較美國更佳的財政紀律,意味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更有空間減息刺激經濟。
另一方面,受惠於去年較高利率的環境,歐洲金融業過去一年表現出色,即使歐洲央行相比美國聯儲局更有意欲減息,但歐洲的銀行可憑良好的基本因素、理想的信貸狀況,以及以本地市場為主的業務特質,在現時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環境下,維持獨特的利潤優勢,其深厚的資本結構更為投資者帶來了相關銀行的次級債券投資機會。

美國以外的環球市場,不論是歐洲還是其他地區,優質企業債的回報仍然吸引,其收益率處於高位,相較投資股票,優質企業債風險不但更低,而且回報隨時較股票更佳。投資者只要發掘一些風險可控、同樣具有出色回報的高收益企業債及非傳統企業債,包括AAA級歐洲貸款抵押證券(CLO),同樣可以提升資產管理的表現。

站在資產配置的角度,高收益企業債與國債的信貨息差擴大,投資者便應重新評估風險敞口(risk exposure) ,例如減少高風險資產配置、增加防禦性資產配置,以及確保投資組合有足夠流動性,以達至最理想的風險管理目標。

總結丨實踐環球收益置產配置策略 完善風險管理

美股風險不斷上升,同一時間美債市場前景不明朗,投資者宜盡力做好風險管理,多元分佈資產性質及投資地區,以及挑選更低風險但回報相若的資產。過程中,只要能把握全球央行政策分歧以及信貸息差收窄環境,嚴謹挑選優質企業債甚至非傳統企業債,便有效平衡風險與利潤,在當前充滿不穩定的金融市場下穩步向前,成就理想的投資目標。

了解更多: https://bit.ly/4hV07ZH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