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上周三曲雖終,但人未散。市場繼續慶祝特朗普強勢當選,標指連續4日創歷史新高,年初至今已經是第51次新高了!這次選舉,可以說是令市場跌眼鏡。根據選前的民意調查,大家都以為這會是2016年,特朗普和希拉莉的翻版。誰知到在特朗普摘下第一個搖擺州分後,結果好像已經塵埃落定。所以雖然VIX波動指數,如上一次文章提到有上升,但只升到23的水平就開始回落。而標指期貨,在亞洲時段,隨着特朗普一直領先不斷攀升,升勢一直帶到美股開市。雖然有機會獲利,但幅度比不上2016年選舉日那麼誇張。
雖然選情未如預期般激烈,但因為不明朗因素消除,市場大舉投入「特朗普交易」。所有特朗普或共和黨倡議政策相關的資產類別、板塊和行業都大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令市場預期美國本土中小型企業受惠,故此羅素2000指數,一度升幅達8%。雖然未能如標指、納指和道指等創新高,但距離歷史新高,只差3.8%。
板塊表現也完全反映這情況,自特朗普當選至今,標普500指數內的11個板塊,有6個上升,包括非一般消費品、金融、能源、工業、通訊服務和資訊科技。當中表現最好的是非一般消費品(升7.6%),然後是金融(升6.6%)。特朗普一直倡議減稅和放寬管制(deregulation),市場相信有機會進一步帶動消費,所以非一般消費品受惠。而放寬管制最大的贏家,就是銀行。故此一眾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於特朗普當選後飆升。另外,特朗普揚言對外加徵關稅,保護本土工業,工業板塊自然受惠,所以自他當選後升4.5%。
另一邊廂,由於減稅有機會刺激通脹,減慢減息步伐。高股息板塊例如房地產,一般消費品和公用事業表現落後,前者自11月6日至今跌了1.1%。減稅也有機會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逼使美國政府發行更多國庫債券,債券供應增加,推低債價。美國10年期國庫債孳息率升到4.4厘,這5個月高位,可能就是反映這個市場預期。
至於民主黨支持的行業,於特朗普當選後完全捱沽。追蹤新能源行業的「標普全球潔淨能源指數」,自11月6日至今,大跌了11%。個別太陽能公司,如Sunnova和SolarEdge Technologies,跌幅分別高達48%和36%。
興奮過後,後市去向如何呢?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總統大選會帶來一些短線交易機會,對股市長線的方向影響不大。現階段來說,以上提到的領先板塊,如金融、工業股等,應該相對看好。但經過幾日的急升,無論是指數和個別股票,都出現超買。一旦出現某些負面消息,有機會觸發獲利回吐。而市場的目光,應該會慢慢回到通脹、減息步伐和公司盈利等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