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專欄文章,筆者一般會聚焦如何累積和捍衛第一桶金。原因很簡單,因為香港的人均財富中位數是48萬美元,有超過100萬美元的則有43萬人,佔全港人口約7%,所以大部分讀者都應該對第一桶金有所共鳴,就算今天還沒有第一桶金,中位數的48萬美元還算是個能接觸到的目標。
累積第一桶金,現代建議離不開各地指數ETF,以月供等策略累積持盤。背後原因是儘量簡化投資過程,讓投資者專注返工,靠職場升遷來擴大現金流。最近有前學生找我,說已經累積了第一桶金。下一步的長期目標自然是逐步化成現代投資組合,前學生問到了這階段,反正職場發展尚可,那應該繼續原有月供策略,開始尋找其他機會,還是將現有資金大規模換馬,化成多元化組合?
也許此階段可以參考一下中世紀歐洲和日本的城堡建設,大城的城牆往往有數層。例如東京由江戶城發展出來,現時皇宮外的護城河,屬於當年最中心的城牆,稱之為本丸。本丸外再有一層城牆,裏面就是二之丸。現代二之丸城牆早就拆掉,但是例如東京核心金融區叫丸之內,就是二之丸之內的意思。當年城堡規模代表實力的年代,還有三之丸、西丸、北丸等城牆,外人要攻入本丸,最少要攻破三重城牆。
筆者觀察具規模客戶的資金分配,往往都有一層一層。《不倒燈塔》建議將資金分為八成穩定生息的基石盤、兩成進取的樓梯盤,是資金分配的雛型。有客戶資產有10桶、20桶金的規模,基石盤就更可以分出本丸和二之丸。本丸持有指數ETF和債劵,客戶極少買賣,而所生現金流就足夠客戶一家開支。
另外,有一層二之丸,持有銀行股、房託、公用股等高息股或ETF,但客戶就會按股價高低,在同系或同板塊之間買賣。例如夏季末,港股尚未炒起的時候,公用和基建股如電能實業(00006)和長江基建(01038)先行炒起,客戶就將之換成長江和記實業(00001)。又或者今年澳洲嘉民大升四成,帶動全澳洲房託ETF亦大升兩成,客戶就將之換成尚在待機的英國房託。
稱這些會換馬的倉位為二之丸,是因為發現客戶的日常生活根本不需要二之丸的現金流,因此可以接受一定的波動。但這些換馬行動會逐步增加現金流,例如以現價將電能換成長和,明年倉位收到的股息就會上升7%,澳洲房託ETF 換成英國的Land Securities和British Land,現金流亦增長了兩成。
客戶認為,組合總價值當然重要,但每年年底的數字都受自己控制不了的外圍因素影響,谷底谷頂都和現實脫鈎。相反,無論是換馬、企業自身的盈利增長、以及近年流行的每年回購,投資者都能確實分析,由此而來每季現金收入的按年升幅,反而是他的管理重點,目標是按年增長能做到平均10%至15%。
相對於幾桶金的投資者,前學生算是累積了類似本丸的指數ETF組合,因此他的疑問是如何建立二之丸。有時間研究的話,當然可以慢慢累積股價有折讓的高息股,既累積倉位,亦累積知識。對大部分人來說,研究20隻高息股,其實要換馬也差不多了。不過太忙的話,繼續月供指數ETF,進一步壯大本丸其實亦是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