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至今已持續了100多天,但全球能源市場的供求平衡並未受到嚴重影響。由於信貸緊縮加上幾個主要成熟經濟體的財政支出回落,令全球需求持續放緩。此外,即使沙特阿拉伯當局嘗試推高能源價格,但美國能源產量激增,而且與海灣阿拉伯國家不同,美國的能源生產在地理上受封鎖或航運中斷的風險較低,有助維持供應穩定。
運輸成本影響全球通脹
但隨着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正在擴大,我們需保持謹慎。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均試圖採取秘密行動或突襲,而其中一方的行動往往會激起另一方的報復,令危機有一定程度的升溫。近日,伊朗向鄰國發動襲擊,衝突擴大。雖然暫未至於爆發全面衝突,但以牙還牙的行動頻率和地理範圍都有所增加,衍生了「紅海危機」。
該地區的衝突限制了通過紅海的航運,印度洋大片水域加強保安措施,導致歐洲一大部分往返亞洲和中東的物流需使用繞過非洲好望角較遠的航道,以避開日益危險的紅海水域。
市場未反映通脹升溫風險
這些事件令運輸成本上升,如果持續下去或會在10至11個月後推高通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亦指出,運輸成本每增加50%,全球通脹便會在4個季度內上升0.2個百分點。雖然幾個主要經濟體均維持着緊縮政策,我們擔心長期的航運中斷會減慢未來幾個月通脹的回落,該風險目前似乎還未反映在市場價格上。
美國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影響較少
通脹風險取決於航運中斷將持續多久,以及其規模。我們認為,由於歐洲國家和亞洲進口國較依賴中東和印度洋的航道,因此面對的通脹風險較高,而美國和亞洲大部分地區所受的影響較少。但由於受影響的航運繞道往南非需時較長,造成貨櫃短缺,從而同時令其他地區的價格上升。
在此情況下,我們對於通脹走勢的預測較市場共識偏高,投資者不應低估通脹風險。因此我們偏向看好優質的固定收益資產,在不確定性下提供穩健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加強投資配置對突發事件的防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