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顯示,過去兩個月經濟活動的穩定性維持相對疲弱,國家統計局(NBS)和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Caixin manufacturing PMI)均跌至49.5。國家統計局服務及建築業採購經理指數雖同樣下跌,但仍維持在50以上。9月份的硬數據顯示,零售及服務業生產有所改善,與此同時,工業生產增長亦穩定下來﹔至於10月份的採購經理指數則顯示,進入第四季,改善的情況可能有所放緩。
隨着家庭可支配收入持續由疫情低點回升,中國消費者的支出一直增加。事實上,自新冠疫情限制結束以來,家庭儲蓄於第三季首次下降,消費者持續增加在出行、旅遊和餐飲方面的開支。服裝和珠寶等非必需商品的支出亦於9月有所上升。不出所料,與房地產相關的項目如建築材料、裝飾品及家電的支出則繼續疲軟。
9月份工業生產增長按年穩定於4.5%﹔汽車及機電等策略性行業表現則優於平均水平,有關的固定資產投資強勁。10月份採購經理指數顯示,如綠色科技、5G、人工智能等的新興行業將繼續全方位大幅增長,包括在新訂單量方面。儘管疲軟的房地產市場或已觸底,但其影響仍繼續對投資和工業生產構成壓力。雖然房屋銷售依然疲弱,但按年比較已有改善,而新造按揭的數目亦有所增加。由於去年第四季表現非常疲弱,因此房屋銷售和動工量有可能進一步改善直到2023年底。
把資源轉至高科技製造業
我們認為,政府不願進一步支持房地產開發商,表示默許房地產隨時間推進而發生必要調整。自2020年起,政府已決定將其資源從無效益的房屋熱潮轉移至更具策略性的行業,如綠色科技及高科技製造業。銀行貸款數據明顯可見製造業和綠色行業的信貸快速增長﹔相反,包括住宅按揭及發展商貸款的房地產貸款增長則一直下跌。縱然房地產貸款佔比仍高達約20%,遠高於製造業所佔約10%,這意味解決不良貸款和不良資產將成為重新配置資源到其他行業的重要一環。
樓價走勢續左右消費情緒
我們預期資源重新配置將於2024年持續進行,意味房地產行業將繼續萎縮,而製造業和綠色行業則繼續發展出更多產能。鑑於今年基數較低,明年房地產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應該較小。雖然我們認為消費熱潮將於2024年持續,但樓價走勢仍將左右消費者情緒。
中國於10月底宣布批准增發額外1萬億元人民幣國債,以支持於2023年第四季啟動之洪災災區重建的基建投資,意味今年財政赤字將增加近1%國內生產總值(GDP)。此外,明年的地方政府債券額度亦將獲提前分配。我們認為,這是個強烈的訊號,顯示政府決心穩定近期增長,並應鞏固其實現5%增長目標的能力。同時,政府亦意識到明年出現的外在阻力,並已通過財政開支竭力抵消有關影響。
竭力實現今年增長5%目標
然而,投資者仍然對存在於房地產行業的持續風險感到憂慮。11月初舉行的高規格中央金融工作會議(Central Financial Work Conference),對如何處理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未有明確定案。是次會議只大致討論及強調金融和滙率穩定的重要。因此,我們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把滙率目標定在7.3人民幣兌1美元水平。我們可能要靜待至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才能明確知道政策制定者打算如何緩解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