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008至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和2011至2012年歐債危機的洗禮,全球銀行體系進行了大幅改革,透過提高資本水平、創設緩衝(例如加入槓桿比率和流動性比率要求)以吸收非預期的虧損,以及限制交易對手方風險,新監管框架旨在提升銀行的抗逆力,以避免一家機構倒閉引發系統性後果。
在過去三年發生的新冠疫情、俄烏戰爭、能源震盪以至最近的銀行危機,原本能夠測試這新框架的成效,但歐美政府推出財政和貨幣政策應急,沒有讓新系統接受真正的考驗。
資本提高銀行仍受壓
就瑞信而言,儘管現今的資本水平已提高、流動性改善、槓桿率較適中,且對交易對方的規範更為嚴格,但瑞信仍然因存戶和投資者的不安而出現不穩,直至瑞士央行倉促強迫瑞信與瑞銀合併,才能夠平復情緒。瑞士央行在這次寧可「迫婚」,也沒有測試「大到不能倒」的新框架。
同樣地,雖然美國容許兩家非具系統重要性的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倒閉,但仍然為存款額超過上限的存戶提供存款保證。
不過,其他事件已經突顯在新框架之外所存在的威脅。在2022年9月,當英國金融系統持續承壓,曾經是歐債危機風眼的國有化銀行絲毫無損,反而不受新框架的大部分條例約束之英國退休金業,需要英倫銀行出手協助。
美國銀行系統在今年3月的危機也有類似情況。與歐洲不同,美國在環球金融危機後加強對最大型銀行的監管力度,但對於中小型銀行的監管則相對上較寬鬆,這便可能成為今次銀行危機的伏線。
新監管框架外之風險
從這些事件可見,兩地監管機關需要將目光放遠至新框架以外的領域。以歐洲為例,當歐洲銀行業在歐債危機後的貸款活動備受約制,私募信貸市場便快速崛起填補市場空隙,因此監管機關有必要也要求這些業者如銀行般遵循貸款限制。
美國方面,除了因這次銀行危機而進入鎂光燈的中小型銀行,美國非銀行的貸款機構在近年貸款蓬勃增長浪潮中亦是其中推手,因此也應在新監管框架以外額外加強監管。
此外,這次在美國和瑞士的經驗亦暴露了為防範存款不穩的流動性措施之不足。新框架要求銀行持有足夠的優質資產以應付30天的提款壓力,但在科技便利提款下,涉事銀行的存款在今年3月以驚人的速度被提取,可見監管機關和政策制訂者有必要修訂法規,以防範在數碼銀行時代的二十世紀銀行擠提方式。
信貸周期開展現考驗
更重要是,投資者、銀行管理層、監管機關和政策制訂者必須意識到,新框架還沒有經歷真正信貸周期的考驗。就算在2020年的全球衰退期,由於歐美政府提供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支持,配合延長債務還款等措施,皆避免了兩地經濟出現大量不良貸款和違約情況。可是,如今歐羅區已經跟隨美國推進加息周期,相信信貸周期將在不久後開展,這將意味着歐洲和美國銀行系統目前面臨的考驗還沒有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