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走勢,向來與世界其他主要股市不同。在經過了第二季的強勁復甦後,中國離岸股市(主要是港股)再次回軟,而中國在岸A股的表現相對穩健。目前投資者的主要擔憂,是中國下半年經濟復甦的強度如何。中國早前召開了季度會議,並含蓄地承認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的目標,或將無法實現。
房市危機更為緊廹
如今市場的主要風險有兩個,分別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政策方向,以及房地產市場危機。在疫情方面,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仍然是外界的關注重點,但筆者相信,今年初上海實施的長期大規模封鎖措施將不會重演。儘管防疫措施限制了家庭消費全面復甦,但至少製造業供應鏈已經重新開放。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最為緊迫的問題,仍然是房地產市場危機。
不少房地產發展商為了保留手頭上的資金,現已暫停了建築工程,這惹來眾多購買了預售樓花的家庭不滿。須知道中國的一手樓銷售,大多數以預售為主,發展商停止建築工程將會破壞這種系統。我們預期,未來中央政府將會介入解決這個問題,並推出一些安撫市場情緒的措施。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政府在行動時要避免被誤認為是在救助發展商,因為發展商被視為導致房地產行業過度投機和過高槓桿的推手。
從自給自足政策尋機會
在投資組合的部署方面,目前我們對金融業的看法較為謹慎。鑑於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放緩,如有需要,屬於國營企業的銀行(尤其是一些實力強大的銀行),難免要在有需要時出手支持穩經濟的政策方針,並且承擔部分壞賬上升的風險。但同一時間,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投資機會。首先,我們認為未來中國將大幅增加對電網基建升級的投資,特別是在能源「自給自足」的國策方針下,當局將致力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一些擁有電網自動化、工業控制及輸電設備的電力設備公司,有望受惠其中。
此外,由於零件供應緊張以及經濟增長放緩,全球汽車市道疲弱,中國也未能幸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估計,今年8月全國汽車銷量為229.5萬輛,按月下降5.2%。但長遠而言,筆者預期自動駕駛及電動車將會持續錄得增長。
隨着中國致力成為世界高端科技的領頭羊,並希望能於2025年之前實現核心技術獨立,從而達到「自給自足」的戰略需求,減少對海外供應商的依賴。中國政府已投放大量資金發展電動車、綠色能源、5G基建設施、半導體及人工智能等領域,我們預計長遠而言,各行各業均將會出現一批新的本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