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危疾風險備受關注。據2019年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每4名男性或每5名女性,便有一位在75歲之前可能患上癌症。另外,近年危疾出現年輕化趨勢,2019年癌症發病率由30歲以下的各年齡組別每10萬人少於50人,升至45至49歲年齡組別的每10萬人有350人。
面對漫長的治療及康復之路,治療費用動輒不菲,更有機會因失去工作能力而影響收入,就此危疾保障產品便能發揮其財務支援功能。根據2021宏利個人保險賠償報告,癌症(78.2%)、心臟疾病(10.0%)及腦血管疾病(5.4%)位列宏利危疾賠償項目的首3位。及早籌劃投保危疾產品有助管理風險,不過對於不諳保險產品的新手而言,市場上產品五花八門,難免會感到難以選擇。投保前,不妨先了解清楚危疾保險的種類、相關保障範圍及賠償方式的差異,再作決定。
兩類危疾計劃各有千秋
危疾保險大致可分為儲蓄型及定期。顧名思義,儲蓄型危疾保含儲蓄成份,提供保證或非保證現金價值,而保費定價相對較高,供款期一般約10至25年,供款期完結後保障仍會生效,大部分計劃的保障年期可達100歲,有些計劃亦提供多重索償。假如受保人未曾索償嚴重危疾,可選擇退保取回現金價值,亦可選擇不退保,達致坊間常說的「有病醫病,無病儲錢」。
至於定期危疾作為純保障產品,一般無儲蓄成份,意味不論曾否索償,日後並不提供現金價值。定期危疾保險以單次索償為主,僅在保障年期內提供危疾賠償,而保費與年齡、所選擇的保障年期掛鈎,如1年、5年、10年或20年等,一般可續保到65至100歲,保費一般於續保時會隨年齡增加。
兩種危疾保各有千秋,適合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人士。舉例,由於定期危疾保費相宜,保障年期較具彈性,適合初出茅廬、負擔能力較低的年輕人。另一方面,儲蓄型危疾保險保費雖然較貴,但大部分可提供保障至100歲,更提供多重保障和現金價值,對於有一定經濟能力,並且追求穩定的人士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保障範圍擴至未知疾病
以往,大部分危疾保險主要為致命疾病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等提供保障,但隨着都市人患病率增多,保險公司亦不斷因應市況增加疾病種類,以擴大保障範圍。例如有些危疾計劃就未列明疾病如新冠肺炎,提供深切治療保障,一旦不幸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受保人便可獲得保障。
配合治療及長期護理需要
而癌症作為本港「頭號殺手」,其發病及復發率相對較高,發病期數更與存活率息息相關。因此不少危疾保設有早期危疾賠償條款,如確診患上原位癌,便可獲得某個百分比的保額作早期賠償。
近日,市場上有公司推出新危疾產品,創新地提供靈活癌症賠償方案,包括針對再確診、復發、持續患癌等提供持續保障;如受保人正在接受癌症積極治療或晚期護理,可選擇持續現金保障,補貼持續治療或支付生活費;一旦受保人不幸被診斷患有第3或第4期末期癌症,除了首次嚴重危疾賠償外,亦可於特定期内選擇一筆過額外現金支援,靈活地配合不同情況和財務需要。
總括而言,危疾總是防不勝防,不想在患病時自亂陣腳,及早選擇一份合適的危疾計劃,確能為自己與家人建立保障。緊記,危疾保險的根本用處是減輕患上重病時所帶來的財務負擔,投保前應審慎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並仔細考慮計劃的保障範圍是否切合需要,量力而為。
作者為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李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