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建築物照明、採暖製冷設備和其他裝置,消耗了全球約40%的能源,這些能耗所產生的碳排放相當於全球碳排放量的21%。因此,發展綠色建築、加強低碳技術在建築領域的創新、推廣和應用,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路徑,對中國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尤為重要。
綠色建築通常是指在建築的全生命周期內,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包含節能低碳、減少污染、環境保護、高效使用空間等要素。綠色建築技術的核心在於建築節能和使用綠色電力,具體技術包括節能照明、遮擋陽光、自然通風、隔熱措施、高效的能源管理體系、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等。企業可通過使用相關技術和設備,減少營運層面的碳排放。相關實踐主要包括兩方面:對既有建築進行綠色改造,以及將新造建築設計為綠色建築。
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
以照明系統為例,香港每年的電力消耗大約有15%來自照明,僅次於耗電量最高的空調系統。因此,通過對照明系統的節能改造,可減少用電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技術,也是可以採納的減排措施。例如,在辦公建築中採用可以發電的綠色建材,如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外牆材料(如光伏幕牆)、屋頂材料,以清潔能源替代外購的高碳煤電等。
中國強制建築計算碳排
目前,中國的低碳/零碳建築技術已相當成熟。長期來看,進行建築改造總體成本並不高,綠色建築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歐盟已提出在2030年前,實現所有建築近零能耗的目標。在中國,綠色建築項目近年也增長迅速,相信在「30/60」雙碳目標背景下,未來綠色建築將發展成為主流。自2022年4月起,計算建築碳排放在中國將成為強制性要求。因此,建議企業加大在綠色建築領域的投入力度,對既有建築進行低碳改造,或者聯合科研機構、建築行業建設低碳/零碳建築的示範項目。
事實上,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已成為國際領先金融機構的實踐。截至2020年底,高盛自有建築中約71%的建築,都得到了美國綠色建築標準LEED或同等級標準的認證。今年8月,渣打香港與國際金融公司推出的EDGE綠色建築認證全球服務商達成合作,以協助其綠色融資客戶獲得綠色建築認證諮詢服務,同時為其在香港本地的兩座辦公建築申請EDGE認證。平安集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也在2020年獲得了LEED鉑金級認證和中國綠色建築三星級認證。
助減營運成本提升形象
對企業而言,大力發展綠色建築不但有助於實現減排,還能增強企業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更好地應對能源價格變化和自然災害,提升建築本身的經濟價值。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的調研顯示,綠色建築較普通建築的營運成本可降低8%至9%,建築本身的價值可以增加7.5%。此外,使用綠色建築並取得專業認證(如美國標準LEED、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CGBL),還有助企業提高自身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