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部分地區強勁的經濟復甦正在推動原油需求飆升。中國方面,工業和交通領域活動日漸上升,為滿足日益旺盛的國內需求,煉油企業提升原油進口。中國2020年GDP增長率為2.3%,其中第四季GDP增長率達到6.5%,這主要由於中國在2020年初期即已控制住新冠疫情,從而得以解除封鎖限制措施,令經濟活動復甦。
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儘管新冠疫情導致2020年第一季中國一度中斷原油進口和每月有波動,但2020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按年增長7.3%,錄得創紀錄的5.424億噸,相當於每天進口1085萬桶。推動原油進口量提升的因素包括煉油企業提高煉能以滿足內需和低油價,導致商戶囤積庫存。
中印今年需求增長強勁
印度的新冠疫情預計會減少印度第二季的石油需求,但長遠而言,趨勢仍然看好。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IA)的數據,自2016年取消原油出口禁令以來,美國對印度的原油出口量倍增,美國2021年2月對印度出口量達每日46.3萬桶,成為印度第二大原油來源國。儘管發生了新冠肺炎的危機,石油出口國組織預計,印度的石油需求將在2021年下半年再次上升。
中國預計2021年將錄得7.4%的GDP增長率,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印度經濟增長率將升至12.5%。石油出口國組織於5月報告表示,預計2021年期間,亞太區國家的原油需求將增加4%,預計平均每天需求量為736萬桶。其中,預計中國原油需求量將提升8.4%,平均每天需求量略超過1400萬桶,而印度原油需求量預計將飆升11.1%,平均每天需求量為近500萬桶。
中國商務部進一步推動中國2021年餘下時間的原油進口,並提高了2021年首批非國有企業原油進口配額,較2020年提高近20%。
美原油出口亞洲創新高
亞洲強勁的原油需求導致中東地區官方價格差異略有增加。12月沙地阿拉伯重獲中國主要原油供應商的地位,佔中國總原油進口量中的18%,相當於每天供應160萬桶。俄羅斯為中國第二大原油供應商,佔總原油進口量中的16%。安哥拉則位居第三。
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亦有所上升,2020年飆升88%。根據EIA數據,在2020年12月,美國對中國每日平均出口量達71.9萬桶,而2019年同期數字則為零。儘管美國2月份對華出口量降至每天26.9萬桶,但該國仍是美國原油最大的出口國之一。與此同時,據了解,美國對亞洲的出口在2020年5月創下歷史新高,當月每日出口至中國、韓國及印度的原油超過160萬桶。
價格波動回歸
2020年亞太區強勁的原油需求推動原油價格上漲。石油出口國組織報告顯示,12月份石油出口國組織參考籃子(OPEC Reference Basket)按月增長15%,達到每桶49.17美元,為2020年2月份(其時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尚未顯現)以來最高水平。儘管增長顯著,但2020年年度平均水平仍然為2016年以來最低。2021年繼續保持了2020年底以來的價格回升,至4月底,石油出口國組織參考籃子進一步增長,達每桶66.86美元。
隨着新冠疫苗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各國逐步取消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和恢復正常經濟活動,因此2021年原油期貨價格具潛力進一步上漲。但即使在此上漲態勢下,繼石油出口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 Alliance)同意由之前按季甚至按半年設定產出水平,改為按月設定產出水平後,仍有可能出現短期價格波動。
另外,如果經濟刺激計劃結束且政府取消政策支持,導致經濟復甦停滯,亦有可能引發進一步的價格波動。這可能會延緩全球正常經濟活動恢復,進而抑制原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