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息上升,市場憂慮通脹升溫會引發央行提前加息,環球股市掀起大波濤。與2013年不同,以美國聯儲局為首的環球央行已改變了計算通脹的方法,即使通脹高於2%的通脹目標,亦不代表需要立即加息,加上企業大幅增加資本開支以迎接環球經濟復甦,預期亞洲股市可繼續持續升浪。
近日美股大幅調整,不少投資者在美國大藍籌沽貨獲利,但在貨幣及財政政策同步寬鬆下,市場流動性實際上仍相當充裕,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態度,亦隨總統拜登上場變得更強硬。鮑威爾早前表明,未來兩至三年即使美國重現通脹,也不會加息,因美國就業市場情況,仍未回到疫情爆發前水平,市場亦歡迎其言論。
東南亞農業國受惠
市場預期美國國會將於未來兩周,審議並通過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刺激濟措施,亞洲作為最大出口國將會受惠。隨環球經濟逐步走出疫情,商品價格近日明顯上升,油價、食品價格、農產品價格均向上,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農業大國都因此受惠,當地經濟復甦步伐大躍進,商品相關行業亦出現企業盈利調升潮。
過去每逢美國債息上升,美元都跟隨上揚,但今次債息升,美元走勢卻向下,亞洲貨幣特別是人民幣的表現相當強勢。亞幣強勢,出口市場亦理想,加上當地儲蓄率高企,國家經常性存大量盈餘,故昔日亞洲各國要舉債美元的情況不復再。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但亞洲各國去年在產能急升下,出口帶動經濟上揚,今年在拜登的新財政刺激方案下,當地經濟料能繼續維持強勢。從企業層面來看,亞洲企業受惠於歐美經濟復甦,積壓的需求帶動產能向上,當地企業有需要提高資本開支增加新產能。
小心區內通脹升溫
同時,美國企業經歷去年疫情後,預期今年將會大增資本開支,將投資分散至中國以外的國家,如歐洲及東南亞市場,以減低對中國產能的倚賴,避免中國獨大。
中美貿易戰去年加劇,加上疫情影響,很多核心科技零件如汽車晶片出現缺貨情況。汽車晶片短缺令供應鏈出現問題,福特、寶馬等因缺乏晶片,需要減低汽車產能,而晶片缺貨也改變了企業對庫存的心態。過去企業傾向等待訂單出現時才增加庫存,但經疫情一役,企業寧願先回補庫存,再等待訂單,結果原先只儲備一個月,變成儲備兩個月,形成零件搶購潮出現。目前亞洲產能已差不多滿負荷,再增加只會導致商品價格急升,因此未來要小心區內通脹升溫。
人民幣今年持續強勢,強人民幣不利出口,為了紓緩人民幣升勢,中央放水的可能性高於收水,而在中美關係緊張下,香港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最理想地點,因此1月大量資金通過「港股通」渠道南下,相信北水南下情況會繼續。
疫情後各國經濟大幅下滑,無論是香港、新加坡或印度,政府都傾向對利潤高的行業「開刀」,如新加坡加徵銷售稅、香港調高股票印花稅等,因此去年表現較佳的行業,未來出現調整的機會較大,市場出現板塊輪動的風險亦較高,投資者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