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來襲,新興市場債市在3月份異常波動,不少投資者在驚濤駭浪中,嘗試將跌浪與之前的經濟危機相提並論,結果如何,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
以金融海嘯為例,資產價格在跌市後經歷急彈、呆滯,之後再出現復甦。而在3月中,新興市場主權債息差升至689基點後便見頂回落,反彈的速度更快,暫時未見到第二波跌浪。目前看來,這次猶如「溫和版」的雷曼危機。
新興市場債務佔比較低
平復過後,投資者如今又有了另一疑惑,究竟以現時的經濟情況,新興市場債市的升勢是否合理?大家可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找到啟示,IMF認為新興市場的復甦勢頭將會優於成熟市場,又預期中國將會主導這次經濟復甦,而成熟市場則要待至2022年才有望回復舊觀。
而且,成熟市場推出大規模財政措施,難免會加重政府赤字,最終還是要為這樣的措施付出代價。預期到2020年底,成熟市場國家的債務將會佔GDP超過130%,反觀新興市場債務只佔GDP的63%,可見新興市場的財務前景明顯較佳。
暗地以非傳統手段量寬
財政政策以外,各國央行致力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成熟市場大張旗鼓擴大買債規模。與此同時,有80%新興市場央行均已減息,平均每個國家便減去150基點,部分更暗地以「非傳統」手段推行量寬措施。
新興市場的量寬措施一向針對本土市場,以確保借貸雙方獲得足夠的本幣流動性,和維持金融體系穩定。這些做法非常關鍵,因為本幣債務佔新興市場未償債務總額達83%之高,反觀硬貨幣債務的重要性相對較低,在亞洲地區尤其如此。
那麼,在目前情況下,新興市場央行又會否買入外幣計價的債券?事實上,美國聯儲局的寬鬆政策,更有利於新興市場債券的息差,可能較新興市場央行買入外幣計價債券更為有效。
估值仍吸引息差存優勢
新興市場主權債在3月大跌市後急彈逾兩成,而區內的本幣債券亦不遑多讓,升近兩成。在短短4個月內累積如此升幅,不禁令人懷疑新興市場債券的向上空間還有多少。可幸的是區內經濟明年有望重拾復甦勢頭,畢竟新興市場的槓桿水平不及成熟市場般高,有望延續長期增長故事。
再者,在這輪升浪過後,新興市場債券的估值仍然吸引,以區內投資級別硬貨幣債券為例,息差相對美國和歐洲企業債券仍存在優勢。截至7月底為止,新興市場投資級別混合債券仍提供近3厘收益,遠高於美國和歐洲的美元債券。
至於新興市場本幣債券近年的表現,除了2018年在土耳其和阿根廷引發的新興債務危機,以及年初的資產拋售潮之外,債券本身一般能提供平穩回報,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滙率走勢。而新興貨幣的走勢其實並不如外界想像般大起大落,只會在極端市況時才見波動,回看2017年和2019年,區內貨幣便平穩地在區間上落。
新興市場債券的估值吸引之餘,風險亦處於可控水平,可見其前景仍然亮眼。值得一提的是,新興亞洲地區的通脹料保持溫和,當地央行可有更充裕的空間推行寬鬆政策,可望進一步利好債市。另外,區內債券與美國國庫券的相關性較低,是分散收益來源的不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