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巿場傳言最多的是滙控(00005)會否考慮將亞洲業務和歐美業務分拆。滙豐在香港扎根逾150年,連同其控股的恒生銀行,在存款巿場佔了六成份額。香港所產生的盈利亦佔滙豐整體盈利的四成。相反,滙豐的歐洲和美國業務佔集團總資產的五成以上,但盈利卻一直不高。
以本周股價計算,滙豐的股價只是淨資產值的不足五成,在巨型銀行之中算是非常便宜,反映了某程度的結構問題。再加上近幾個月急速變化的地緣政治風險,也許以地區分拆有其吸引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海外股巿崇尚涉獵不同行業的巨型綜合企業。但經歷了八十年代,以高息債支持的槓桿收購潮之後,不少巨型綜合企業都被分拆上巿。自此之後,企業重組、分拆上巿變成常態,而模式亦愈變愈多。
難以兼顧不同營運模式
綜合企業最大的隱憂在於,最高管理層很難同時兼顧營運和融資策略大為不同的行業。例如,假如收租股兼營網台,到底應該以地產為本,借債三至五成,還是以科技新貴的淨現金作業,就很難決定。
同樣道理,環球銀行當然吸引。但到了各地規管制度有異,民眾需求不同的時候,維持環球業務的各種成本會愈來愈高。分拆就成了自然選項。
可以子公司模式上巿
最傳統的分拆方式,當然是將部分業務出售。但是這個方法必需有合適的買家。滙豐在歐洲的資產有1.2萬億元,在北美則超過3000億元,能吃下這些業務的買家有限。若對方不緊張交易,最後所能得到的交易價不會高。
第二個方法,則是將海外業務以子公司模式上巿。八九十年代香港以及其他亞洲地區都喜歡這個模式,只賣掉子公司部分股權。母公司一方面回籠資金,一方面維持控制子公司。當時經濟發展迅速,母公司可以投放回籠的資金,做成新一波的增長,因此策略有它的合理性。
但是以現時環境,母公司如果沒有即時的投資需要,其實亦不需要靠這個方法集資。資本巿場競爭愈來愈激烈,過多現金更會拖低資本回報率,過度集資亦不利母公司的盈利表現。而且,保留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其實亦未解決母公司鞭長莫及的問題。
派發子業務股份予股東
因此,近幾年最常見的分拆方法,反而是直接將子業務的股份全數向現有股東派發。長和系、太古系,以及會德豐系都以類似方式重組,將地產或收租盤變成獨立公司,再將子公司的股份派發給母公司的股東。
分拆之後,原來的子公司變成和母公司一樣的獨立集團。不過因為香港的3個例子都有控股家族,所以家族亦是子公司的大股東。換句話說,兩家公司就成了平行的雙馬車制度。短期而言,兩家公司仍是同系公司,以往的合作不一定需要改變。但是隨着時間改變,兩間公司也許會逐漸各自發展,而控制家族亦可按策略增持或減持股票。
這個做法不牽涉融資,不會影響到企業整體的融資結構。小股東變成了手持兩間公司的股份,亦可以自由選擇買賣。兩間公司可以專注各自的業務,亦可吸引新投資者,中長期往往有利兩者的股價。
假如滙控決定分拆,也許這種分拆派股方法是最乾淨,對股價影響亦應該是最快。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