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母親節周末,大家紛紛出外消費,市面氣氛回復熱鬧。然而在經過多日的「零確診」紀錄後,本港再次新增數宗新型肺炎的本土確診個案,反映大家仍需嚴陣以待,並應持續以檢測區分受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從而防止疫情蔓延。
以手機程式管理健康興趣高
在是次的疫情中,嶄新科技的重要性相信已是有目共睹。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前路,定必是與科技互相結合,並透過人工智能(AI)等技術幫助廣大市民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疫情來襲,大家變得更加注重個人健康,除了趨向建立一個更加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外,相信不少香港市民也會嘗試下載一些互動與趣味兼容的健康手機應用程式,幫助自己管理健康。根據早前連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攜手發布的 「保誠香港智慧健康行動指數」調查顯示,有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有興趣利用手機程式、智能穿戴裝置及其他電子產品等數碼工具管理健康。
調查的結果反映了現時社會大眾,對於「科技結合健康管理」的觀念似乎已相當接受。而筆者相信,人工智能在健康科技應用的普及上,更是擔當着一個關鍵的角色。事實上,有高達八成的受訪者便表示有興趣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管理健康,尤其是在健康評估、監測身體狀況及提出警示、醫療諮詢/診症方面。
AI擺脫傳統健康平台限制
相比起傳統的健康平台,人工智能的確具有更多優勢。一方面,人工智能優勢的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能力已逐漸成熟,尤其是在診斷、症狀預測分析和管理領域方面等等。隨着人工智能愈來愈進步,當它與一些可穿戴設備及其他治療方案結合後,或許能夠幫助患者檢測到較為嚴重的潛在疾病。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亦可以憑着人類未能追上的資料掃讀速度,從而在醫療診斷過程中提供更快、更精準的答案,並且不受任何時間或地域限制。
善用健康數碼工具掌握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相信已經是大趨所勢,而疫症的爆發,更有可能推進這個趨勢加速發展。有保險公司早已跳出純粹提供保障的傳統框框,並積極推出各種健康數碼工具,特別地針對「預防」、「延緩」及「保障」三大健康關鍵階段,設計健康手機應用程式的功能。藉此希望全天候幫助大家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並按照個人身體所需,瀏覽實用的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