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26日

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 宏觀分析

【香港】施政報告紓困措施空洞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0月份發表《施政報告》,這份多年來最短的報告以房屋及土地供應為主軸,新增附篇概述目前的工作進度,並以相信很快便會見到風雨後的彩虹為結語,但現實是香港距離雨過天晴仍然遙遠。

未涉退休醫療制度改革

從政策面看,香港政府似乎認為住房是短期內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並在房屋和土地供應方面作出更多承諾,但卻未提及具體目標和期限。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口結構壓力持續增加,報告卻未涉及相應從退休金到醫療健康的制度改革。在社會動盪及貿易戰影響下,香港政府提出的紓困措施無疑令人失望,規模太小並不足以緩解周期性問題,在失去良好及具針對性的政策護航下,內外雙重壓力無疑將令香港經濟陷入衰退。

房屋方面,公私營房屋新供應的比例由之前計劃的60:40調整為70:30,但現實情況是,如果不能大量增加土地供應,就不能建設更多公屋。在公共房屋方面,政府將利用《收回土地條例》提供更多公屋單位和首次置業房屋單位,同時將為去年頒布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提供更多細節,該計劃旨在鼓勵公私合營房屋發展。但根據政府在《施政報告》之前的規劃,距離達到目標仍有相當的距離。

措施有利地產商及業主

根據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每年平均需要約3萬個公屋單位,但目前供應明顯存在缺口【圖1】。在私人住宅方面,政府將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即置業人士現在可以貸款更高的數額,壓力測試要求放寬,但代價是貸款成本增高,相比希望購置房地產的市民,這項政策顯然有利房地產開發商及現有業主。

 

對於香港目前的困境,新加坡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鑑,並顯示土地供應的持續增長對控制房價至關重要。儘管這兩個亞洲金融中心也存在不同之處,例如滙率制度,但兩地最關鍵的不同之處在於,新加坡雙管齊下,同時利用宏觀審慎政策和增加房屋供應來控制房價。香港和新加坡人口都增長迅速,但新加坡在居民對房屋的負擔能力堪憂時,政府提供了足夠的額外土地供應,使得房價增長較緩。這對香港幾乎是難以實現的,尤其是香港沒有大量增加土地供應【圖2】。

 

不足以緩解周期性風險

紓困措施方面,正受風吹雨打的香港經濟急需更強而有力的財政措施來支持增長,僅達190億元(或GDP的0.7%)的刺激方案,規模太小更看似倒退,不足以支撐持續下行的經濟,後來價值20億元的新措施同樣意義不大。雖然政府的新措施似乎更針對受社會動盪影響更大的行業,例如運輸、零售和酒店業。當中包括燃油補貼和延伸減租措施,並將於未來宣布針對旅遊業措施。然而,核心問題是僅幫助企業並不能保證低收入人士得到支持,特別是當收入不平等仍然是香港重中之重的社會問題。

總而言之,林鄭月娥在最近《施政報告》中對於房屋問題的關注有建設性,但除非土地供應大量增加,否則這不會解決香港的住屋負擔能力問題。此外,政府目前採取的措施不足以緩解周期性風險(如市場情緒和信心)和解決結構性問題(如收入不均和醫療)。香港的社會問題不僅限於住屋問題,還應包括全面完善的福利計劃,但這些重點仍然沒有被注視,因此我們不得不認為這份《施政報告》仍顯乏力。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對此文也有貢獻

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

法國外貿銀行

亞太區首席經濟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