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最近一輪美股升勢獲利後,投資組合內的股票持倉偏離了原來的長期投資計劃,趁高獲利不失為明智之舉。
美國股市於去年12月底從「近乎熊市」的低位反彈,在連創新高後始見橫行,其後再因中美貿易糾紛升溫而逐步回落。我們認為,股市回調風險增加,但將有助紓緩過熱的投資者情緒,並帶動估值從近期的偏高水平重返正軌。中美貿易談判形勢令人無從稽考,糾紛或有機會再升溫,令全球股市和經濟進一步受壓。有見及此,投資者應繼續採取分散投資策略,涉獵不同資產類別,分散風險。
常作為極端市況下的逆向投資指標的Ned Davis Research(NDR)每日交易情緒綜合指數亦顯示,市場氣氛進一步升至極度樂觀水平。
投資者情緒持續過熱
此外,我們正處於歷史上美股一年中表現較疲弱的月份,加上一些投資者亦奉行「五月離場」的說法,市場或會承受額外沽壓。無可否認此說法有其參考價值,但我們從不主張因個別月份而採取「非黑即白」的交易策略。
正如上述提到,投資者情緒持續高漲,但由於他們並無急於入市,暫時未有出現「融漲」的風險。
而箇中又有何啟示?我們相信,較大幅度的美股回調可以紓緩市場氣氛過熱及估值過高的情況。然而,我們認為,隨着經濟周期進入尾聲,衰退風險將會增加。假如去年市場跌至近乎熊市的情況並非短期經濟陷入衰退的示警,美股大有可能將重拾升勢。不過,若然美國孳息曲線再度趨向倒掛、中美貿易談判破裂,或經濟數據持續低迷,屆時美國經濟可能一反市場預期,加快陷入衰退,並危及股市表現。目前而言,我們對美股維持「中性」評價,建議投資者堅守長期股票投資部署,切忌因一時升市而「過於進取」。
生產力可能在提升
經濟方面,現時情況並不一定一片風平浪靜。據我們所見,美國經濟的一些隱憂現正逐漸浮現。作為重要經濟領先指標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於過去數周逐漸上升,而4月份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指數雙雙遜於預期,其中製造業新增訂單數目明顯下降。
去年底美國聯儲局徹底扭轉加息立場,帶動市場掀起升勢,在2018年12月加息一次後,自2019年1月至今按兵不動。事實上,從目前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來看,投資者預期聯儲局下一步將會減息。鑑於美國聯儲局最近發表聲明,並在議息會議上強調「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保持審慎觀望態度」,並不會急於落實下一步政策舉動;在利率走勢升跌難料情況下,市場此番轉態未免過於倉促急進。我們將繼續留意美國聯儲局委員對下一輪數據的反應及言論,藉此窺探未來的政策取向。
中美貿談滯延恐掀陰霾
早前外界憧憬中美即將達成貿易協議,但目前市場焦點轉向雙方談判恐有機會破裂,在環球股市引發憂慮。相比數個月前,現時中美談判不果的風險增加。美國及中國的首季經濟增長均超出預期,讓兩國擁有更大談判籌碼,不願在重大議題上讓步。
雖然中美可能推遲談判,伴隨美國針對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由10%上調至25%,雙方仍有望重新展開談判,並於6月28日在日本G20峰會上正式簽訂貿易協議。
若然談判破裂或一再延遲,恐令環球經濟增添陰霾。自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推出至今逾20年以來,全球製造業活動現正經歷一個最長的疲弱期。
雖然環球股市下行壓力大,但對投資者而言,幸運的是環球股票市場之間的關聯度一直下降,在走勢上並非如出一轍。
磨擦升溫連累經濟股市
鑑於市場再顯波動,我們相信美股回調可視為健康發展,有助緩和市場氣氛過熱和估值偏高的情況。但經濟增長恐有機會轉弱,預料通脹將隨着美國勞動力市場收緊漸見回升,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應嚴守紀律,準備好在市場波動時調整部署。受中美貿易談判影響企業信心不明朗,若然兩國糾紛繼續升溫,全球股市和經濟勢必進一步受到牽連。
嘉信理財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Jeffrey Kleintop及嘉信理財金融研究中心市場及行業分析總監Brad Sorensen,對此文也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