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管局2017年第四季宣布鼓勵引入虛擬銀行後,經過約兩年的籌備,上周終於批出3個虛擬銀行牌照。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透露,正與內地商討「理財通」應同步實施北向及南向,但須先研究一個封閉式渠道。雖然該消息正面,但亦有業界人士認為金管局一向對新事物態度保守,而在實踐各項措施的步伐上亦將會因此而變得緩慢。不過,無論實踐速度快或慢,對金融市場有興趣的讀者依然必須對該發展有一定的了解。
享最多50萬存款保障
金管局對虛擬銀行的定義是主要透過互聯網或其他電子渠道,以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包括定存、借貸、投資及購買保險等一般銀行服務。此外,市民亦可透過遙距開戶,用手機掃瞄身份證,上傳個人圖片及個人資料便可以。至於存款保障方面,亦會與傳統銀行一樣,可獲最多50萬元的保障額。
其實虛擬銀行對金融業並不新鮮,內地、歐洲及美國等地區亦早有虛擬銀行存在,當中美國First Internet Bank(FIB)早在1999年正式成立,為整個虛擬銀行業踏出重要的一步。可惜的是,香港雖然貴為亞洲領先的金融中心,不過在金融科技發展上卻顯然較其他地區落後。
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性
落後的原因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政府的政策推行速度上,反而市民對虛擬銀行的接受程度才是關鍵。正所謂習慣成自然,實體銀行業務在香港有過百年歷史,要普羅大眾從銀行分行形式轉到純粹以手機或電腦交流確實有一定難度。再者,有資料統計顯示,香港擁有1000萬港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千萬富翁」達6.8萬人,平均年齡高達58歲,要把虛擬銀行及虛擬理財的概念輸入這個群組所需人力、物力及時間亦足以令許多銀行卻步。
另一邊廂,有意打入香港這個極其成熟的實體銀行業市場的虛擬銀行牌照經營者,恐怕亦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我們可以預計虛擬銀行要變得普及,首要是提高網絡安全性,而根據金管局數據,傳統銀行業在去年發現偽冒電郵、欺詐網站及可疑流動應用程式的數量達142宗,按年上升2.2倍。加上懷疑黑客入侵個案亦增加一倍,虛擬銀行經營者在網絡安全上亦必然要承受較大的風險及投放更多的資源。
拓零售層面應用模式
在內地,虛擬銀行的發展其實已經相當成熟,多數提供企業及個人服務。企業服務主要包括貸款服務;至於個人銀行業務則涵蓋理財及貸款。成功的關鍵是因為內地虛擬銀行服務是由客戶主導,比如較低門檻的開戶要求、簡單的開戶程序、小額貸款及商戶或個人支付方法,都能做到以客戶的便利為中心點,所以在平台成立初期,成功吸引到一定的客源。
此外,香港虛擬銀行亦可以參照內地零售的發展模式,促進虛擬銀行服務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一改以往只向富戶走,不做低端客的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