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混亂、宏觀經濟數據互相矛盾及央行聲明令人困惑。或許投資者在此環境下都應該更加關注企業盈利,皆因這項指標最能夠顯示出一家企業償還債務,以及向股東派息的能力。
雖然目前企業盈利走勢未算十分清晰,但某些趨勢仍然值得密切留意。工資上升的壓力可能會令本來已經受影響的企業盈利再進一步受壓;而成功的資本開支不僅有望提高生產力,情況並有望持續。
需求放緩盈利面臨壓力
各家企業正陸續公布業績,而企業盈利顯然與經濟一同放緩。彭博現時的預測顯示,今年的企業盈利增長預測約為6%。相比去年受到大幅減稅所推動而錄得24%的盈利增長,今年的盈利增長預測已相當不錯。
此外,遠期市盈率約為16倍,而股票估值相對以往的水平已經大幅下調。
然而,目前的估值顯示,許多投資者認為接下來的情況不會改善。迄今為止,彭博顯示三分之二的企業所公布的業績優於預期(低於正常的水平),而企業公布的業績亦優於分析師最後修訂的預測。
這些修訂本身反映了更悲觀的預期。隨着整體需求放緩,企業收入將會面臨壓力,而企業盈利受壓及融資成本上升均導致商品成本向上,從而令營業利潤率受到影響。因此,分析師爭相進行修訂。
各行業領導者的表現仍然好壞參半。
由於消費趨勢強勁(尤其是在已發展市場),寶潔公布的業績優於預期,加上管理層上調對今年銷售的預期。微軟及波音公布的業績亦表現強勁。
利淡方面,歸咎中國需求放緩,及Caterpillar融資部門為潛在壞賬作出新的撥備,導致Caterpillar公布的業績遠遜於預測。晶片製造商Nvidia亦認為業績表現欠佳乃中國市場表現疲弱所致。
考慮到美國消費者的強勁表現,環球經濟今年仍然不大可能陷入衰退。鑑於北京政府已經開始實施貨幣及財政支持措施,並有望在未來一兩個季度發揮作用,因此市場人士對中國的憂慮似乎過大。
商品價格及融資成本上升必定會影響到多家企業的盈利,但這並非難以克服的障礙。良好的管理層風格有助抵禦商品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影響;利率或許在上升,但仍然處於歷史低位。
然而,投資者要判斷是否相信目前的預測,還必須評估推動盈利的兩大因素。
工資通脹意外升溫勢牽波動
由於美國、日本甚至歐洲多個地區的勞動市場均在收緊,現時企業盈利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在於勞工成本上升。我們都關注了「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一段長時間,很難相信在失業率於接近50年低位的環境下,通脹仍然尚未升溫。
雖然目前工資出現壓力的早期跡象,但只要通脹預期維持在可控水平,工資壓力仍然溫和。鑑於投資者憂慮2.5%的聯邦基金利率過高,我們很難想像這會在一周的時間內改變。但只要出現工資通脹意外升溫的消息,就會引發市場波動。
然而,優質的企業能夠透過向業務進行再投資,並設法從更昂貴的勞動隊伍中獲得更大得益,以抵禦盈利面臨的周期性壓力。總統特朗普減稅背後的主要邏輯在於,鼓勵企業將意外的收入重新投資於創造新職位及新生產設施。
需企業再投資推動增長
迄今為止,雖然去年的資本開支有短暫的增加,但當中許多現金均透過股份回購及派發股息發還股東。由於企業的行動都不會太快,所以要斷定近期的惡化已成趨勢也許是言之尚早。然而,倘若企業不開始將再投資視為未來策略的核心,環球經濟增長可能在一段長時間內都會放緩。
在所有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經濟增長放緩意味企業盈利亦會放緩,投資者要決定近期市場下跌是否意味估值已經作出了足夠的調整作為充分的補償。
今年經濟衰退的風險仍然偏低。然而,明年及往後的企業盈利狀況將會視乎企業管理層能否看透政治、貨幣及財政不明朗因素,為提升企業的生產力作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