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似乎每次只能專注於一個大問題。去年大部分時間,市場的主要擔心是,由於政策制定者致力逐步擺脫經濟對債務的依賴,中國經濟因而全面放緩。新興亞洲股票市場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受重創,於2018年上半年下跌逾20%。隨後在年底時,市場又轉而擔心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及利率上升,這令環球成熟市場股票遭到大規模拋售。而與此同時,因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已大致消退,新興市場及亞洲股票的表現實際上跑贏大多數其他地區。
中國再成市場憂慮焦點
今年初以來,成熟股票市場已經回復平靜,市場憂慮的焦點再次回到中國。不論是以經濟數據或市場情緒指標而言,中國近期的經濟消息都令市場人士失望。鑑於中美貿易爭端及內地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下滑,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可能會持續不振。
其中一個關鍵事件是:儘管與美國發生貿易糾紛,但由於出口企業趕在預期進一步加徵關稅之前向美國提前出貨,中國的出口數據相對良好。由於庫存水平增加,無論中美能否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這種提前出貨活動將於2019年初逐漸減少,甚至出現逆轉。這很可能是近期中國出口數據疲弱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不僅關係到中國自身,其鄰近亞洲地區(如南韓及台灣)亦可能受到波及,而且目前已經出現亞洲出口周期延續的早期跡象。
面對這些不利因素,中國政策制定者必然會增加刺激經濟措施並放寬相關政策。今年初以來,中國當局已大幅放寬中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要求以刺激貸款,並承諾進一步減稅。在適當時候,中國很可能會出台更多貨幣、財政及房地產的寬鬆措施。
刺激措施效果有待觀望
問題在於這些措施能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回顧中國於2008年、2011/12年及2014至2016年的最近3次寬鬆周期,刺激措施與市場表現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即使如此,不出所料的是,政府實施的刺激措施的規模愈大,股市的反應通常愈正面。以2008/09年的龐大刺激措施為例,當時中國及新興市場股票出現同等升幅。但在其他時候,股市往往變得過度興奮並過早上漲,結果當刺激政策的生效時間較預期長的時候,投資者便會感到失望,股市就隨之回軟。
與過往相比,當前政策寬鬆周期的規模明顯較小。鑑於中國政策制定者擔心目前的債務水平已相當高企,而且憂慮其決策可能會導致房地產泡沫再度膨脹,寬鬆力度很可能會維持在較輕微的水平。即使中美即將達成「和平貿易」協議,但由於政策制定者可能將此視為削減刺激措施規模的機會,初時的市場表現可能好壞參半。
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長看來至少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靠穩。由於金融市場處於緊張狀態,明智的投資者目前應對中國及新興股票任何過度樂觀的氛圍時,應該保持合理的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