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行政備忘錄,擬對中國訊息科技、電腦、機械及航天等產品加徴25%進口關稅。具體徵稅清單尚需15天時間準備,其後有30天諮詢期。新關稅最多會影響1300種產品,最高可能涉及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相當於中國出口美國12%。
周五中國則宣布擬對美國進口部分產品加徴關稅,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項目產品,約3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製品徵收15%至25%的關稅。影響的產品包括鮮果、乾果、葡萄酒、花旗參、無縫鋼管、豬肉及回收鋁等。
中國為談判留後路
以兩國暫時宣布的關稅稅率及所影響的產品來看,美國似是暫佔上風,中國則只是招架,並無高姿態反擊,對談判留後路。中國所列出受關稅影響的美國進口產品總值只是美國所擬定的20分之一,而進口最大宗的農產品如大豆及高梁都不受影響;相反地,美國已將中國出口美國比例最高的通訊設備產品列於關稅表內。
特朗普挾民意所趨,打出選舉承諾最後一招的中國牌,明顯是針對美國國會中期大選,避免共和黨流失太多議席。中國方面,其實並無甚麼要爭,輕出口、重內需已是奉行了一個五年計劃的國策,不過美國來勢洶洶,不做點回撃亦説不過去。但是,美國若想一如在八十年代中期打擊日本經濟,防止其入侵美國般壓抑中國,相信算盤打不響了。
對策配合經濟發展
八十年代的日本崛起,與今天中國相似,都是因為由做代工而起,美國當時亦認為日本常會盜用美國科技,因此在日本真正成為美國的威脅前,首先以滙率一招擾亂日本的金融秩序,接着要求日本以極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加快推動內需,造成了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市的大崩潰與其後逾20年的通縮。
逾10年前美國就已經發動國際輿論壓力,要求已參加世貿的中國讓人民幣升值,並在國際平台如G8會議時討論及背書。不錯,中國的確於2005年讓人民幣升值2.1%,並於其後的10年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3%,但相比起日本當年在廣場協定後兩年就讓日圓兌美元升值100%,中國的對策屬徐疾有致,與經濟發展頗配合。
港股料延續中期升軌
今次市場對貿易戰的反應可以算是迅速而廣泛。美股於兩天內下跌接近5%,港股與中國A股單日跌幅都接近3%,而且下跌股份遠超受關稅影響的行業如通訊設備、電腦配件及原材料等。中港股市於2月初受美國國債孳息率大升影響而於高位下調,至兩會臨近展開了反彈的升幅於上周差不多完全消失。不過其他3個指標,即美息猛烈上升、聯儲局為鷹派控制及盈利的趨勢都有改善,若要港股脱離中期升軌亦非易事。
今次特朗普所羅列中國進口產品的附加關稅若真的是600億美元的25%,將會是150億美元,相等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15%,而受影響出口只佔香港出口總值的2.2%。因此,在最壞情況下,中國要撐過去實在是綽綽有餘,不過,若貿易戰再牽連其他國家及形成互相攻擊與反制裁,則短期風險胃納大幅上漲機會亦不多,未來半年,恐怕香港股市都沒有機會走回去2月份已經創出的波幅。
連日人民幣都稍有上升,相信亦是受到市場預期滙價會是特朗普談判時的目標之一。其實遵照以往慣例,美國施壓讓人民幣有上升壓力,目的亦不過想人行干預沽人民幣,買美元,再投資美國國債。筆者相信,中國沽美國國債之説不可斷然就說沒有可能,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約1.2萬億美元,若然減持,對美債孳息構成的上升壓力是實在的,相信美國深知此點,故此現在未談判,市場就有激烈反應,未免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