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26日

祈連活(John Greenwood) 日本

安倍經濟學振興日本經濟

日本的經濟產出仍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及中國。然而,卻一直未見持續增長。最普遍的解釋是人口減少及通縮等問題。自1991年起(即「失落的十年」之始),日本的實際產出平均每年僅增長0.8%。

圖:日本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廣義貨幣(1975年=100)

資料來源:Macrobond

 

結構性改革遇阻力

日本一直試圖擺脫此經濟周期,所採取的措施包括1990年代的財政赤字、1999年至2000年的零利率、2001年至2006年的量化寬鬆及多項重組方案,亦曾經改弦易轍,兩次增加商品及服務稅(1997年及2014年),以縮減財政赤字。首相安倍晉三於2012年12月上台,承諾抑制經濟停滯。為兌現這個承諾,他推出「三支箭」計劃:第一支箭為貨幣寬鬆;第二支箭為財政刺激;及第三支箭為結構性改革。

迄今為止,日本央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一直是該策略實施最明顯的表現。政府開支有小幅增加,但稅收收入也因2014年4月上調商品及服務稅而有所增長。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則非常困難,例如增加日本淨移民的提案受到諸多反對,民眾亦不太支持。

日央行錯失好機會

2017年11月,日本政府債券及美國國庫券佔日本央行量化及質化寬鬆計劃下資產購買量的95%。然而,關鍵並非在於日本央行所購買資產的組成,而是從誰買入這些債券。日本央行是從銀行買入資產,而不是非銀行機構,因而錯失為家庭及私人行業公司創造新資金(即M2存款)的機會。

近30年來,日本資產價格一直低迷。自2012年11月起的5年裏,日經225指數上升147%,但仍僅為1989年最高水平的57%。6個大型城市的土地價格現只相當於1990年12月土地價值的三分之一。最近數年,房屋價格基本持平,僅較2010年上升2%。樓市停滯是1991年資產泡沫破裂後,貨幣及信貸增長緩慢的直接後果。

廣義貨幣增長太慢

自1989年12月股市泡沫破滅後,經濟一直受累於貨幣增長率持續過低。1991年至2008年期間,M2平均每年增長僅2.4%。儘管日本央行自2013年起大幅擴大量化寬鬆計劃規模,但M2貨幣增長僅較2010年的水平按年上升3.1%。日本央行未能增加廣義貨幣供應量(M2),正是通脹仍遠低於目標的原因所在。按收入流動速度平均每年變動為-2.3%、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潛在增長為1.5%計算,貨幣增長需要每年增加6%,方能實現2%的通脹率目標。

產出錄10年來最長升勢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經濟已連續7季錄得增長,是十多年來最長的增長期。2017年第二季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按季年化升0.3%,較2016年第三季高1.6個百分點,日本經濟迎來兩年來最快增速。

當前的商業活動數據似乎證實了日本經濟開始好轉的觀點。2017年第二季,企業利潤增長強勁,按年上升22%。帶動商業情緒好轉,達到1991年第三季以來的最高水平。受惠於軟數據及硬數據雙雙日益利好,實際資本開支較2009年第四季低位上升18.7%,並有望繼續保持上行趨勢。

祈連活(John Greenwood)

景順

首席經濟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