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4日

Ben Johnson ETF

避免投資犯錯 要意識偏見存在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談到了第一個常見的投資錯誤──試圖控制你不能控制的事情。這次我將會分享另外兩個錯誤。

錯誤2:近期偏見(Recency Bias)

近期偏見描述我們傾向以近期經驗推斷未來的偏見。當我3歲的孩子發脾氣,我會想像她長大後仍會亂踢東西和尖叫的樣子;儘管我從心底相信她將來會是具理性和耐心的成年人。投資者也一樣。股市在最近10年多一直上升,所以肯定還會繼續上升......對嗎?

近期偏見在熊市中特別危險。股價下跌可能導致恐慌性拋售,即使市場反彈,受驚的投資者往往反應較緩慢。有大量證據顯示,環球金融危機對投資者所造成的心理影響仍然纏繞至今,因為許多人在隨後市場反彈時依然保持觀望態度。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提到,投資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你有否入場,在長達近10年的升市中擔任旁觀者,事實上已經令許多人嚴重損失。

其中一個我犯過最嚴重的投資錯誤,亦可能是近期偏見導致的。2009年2月,我購買了油漆、塗層和化學品製造商PPG Industries的股票。當時市場已接近最低點,這公司一直能產生高水平現金、數十年來持續提高股息、財務狀況良好,只是當時顯然正經歷低潮(哪間公司不是?)。 我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購買機會,於是立即採取行動。

一個月後,我賣掉了股票。當時似乎是世界末日了。雖然我在股票反彈時賺了少許,但當時我就是覺得市場甚至是環球經濟都沒有希望了。我完全被近期偏見誤導了。

確認偏見存在

一開始本來是逆向操作的價值投資,最終成為了代價高昂的錯誤。從2009年2月20日我買入PPG股份那天至2017年10月底,股票的年度回報率為27.6%,遠超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的17%。因為我在2009年3月賣出股份,我錯過了整筆股價反彈可帶來的回報。我的機會成本還不止於此,因為近期偏差,我把套現所得的現金維持現狀多年,沒有作出其他投資。

我們可以怎樣避免近期偏見?首先是要確認它的存在。(在2009年,我還未太了解此概念。)但這還未夠。在投資路上,我們難免有時會被「這次不一樣」的說法蒙蔽。不錯,市場每一個起伏都是由不同的因素驅動,所有你可以將所有起伏形容為這次不一樣。但是我們也知道,在超過一個世紀以來,市場的長期趨勢是正面的。市場會隨着經濟增長和企業收益增長而上行。無論經歷多少次金融危機,這都沒有改變。因此,如果你想避開近期偏見,我建議你定期看看在過去100多年的市場弧線,提醒自己儘管市場起伏每次都不一樣,但它還是會被相同的基本面驅動。

錯誤3:過度關注

投資路上最具意義的里程碑要在數十年後才到臨,但我們的注意力卻往往集中當下。過分關注我們今天的投資可能會使我們忽視了未來的目標。

太頻密監察投資的最大副作用,是那會引發我們厭惡損失。無論人類如何進化,厭惡損失都是我們從未卸下的包袱──我們因為損失而感受的痛苦遠遠超過我們從同等幅度收益中體驗到的快樂。

厭惡損失對投資者行為影響深遠。在《厭惡短期損失和股票溢價之謎》(Myopic Loss Aversion and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中,Shlomo Benartzi和Richard Thaler證明投資者的財務目標期限(如30年後的退休計劃)和監察投資組合頻率(通常最少每年一次)不一致,都會導致他們「厭惡短期損失」(myopic loss aversion)。事實上,在任何一年錄得虧損的可能性遠遠大於長時間錄得虧損的可能性。但作者發現,年度的投資回顧可能導致投資者以一年目光而非10年、20年或30年目光作投資決定。這可能導致人們不願承擔風險(例如,配置較少於高風險的股票),繼而無法達成長期目標。

減少留意市場雜音

避免這種錯誤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太頻密關注市場和自己的投資組合。我堅信「良性疏忽」是一種實在的監測和維護方法。市場上有太多雜音淹沒訊息。減少接收雜音也有助於避免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價格和近期偏見。近年,我已養成每隔幾個月才檢視自己投資組合的習慣。我發現每次我收聽市場雜音,都會有衝動整頓投資組合。我明白完全不聞不問是困難的,但我會建議投資者盡可能少關注市場的短期走勢。

我們花費大量時間試圖作出明智的投資決定。我認為,避免愚蠢的做法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價值。

成本最高的投資錯誤往往由投資者的心理偏差所致。意識到偏見的存在是避免犯錯的首要條件,但僅僅意識是不夠的。

投資者要做的,是着眼自己可以控制的事,着眼長期目標,減少留意市場的雜音。這樣,我們會更可能堅持計劃,成功實現長遠的財務目標。

(二之二)

Ben Johnson

Morningstar

被動式策略研究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