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十年,亞洲是全球增長最迅速的地區。自踏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企業盈利增長及生產力增長計算,亞洲持續領先全球及美國。但為何在過去5年,與美國企業比較,亞洲企業的回報令人失望?當中有數個原因,但我在本文將集中討論其中一點,因為這突顯了現時亞洲與西方國家政局的顯著差別,而且可能對未來的投資回報帶來重大影響。我所探討的是工資與企業盈利之間的爭持。
長遠來說,工資增長強勁有利經濟發展。然而,有時工資的增長速度可能過快或過慢。在這個時候,資方需付出代價或可從中獲益。勞資雙方的關係猶如一段婚姻──雙方共享長遠利益,但期間難免出現權力鬥爭!
近日,美國資方在短期角力中取勝;反觀亞洲,勞方則處於上風。在過去5年,美國工資增長約2.2%,而亞洲的工資增長步伐迅速得多。生產力是工資迅速增長的關鍵,但近日亞洲工資的增長幅度甚至高於生產力。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中國製造業的工資上升超過50%。事實上,回顧2000年至2008年期間,企業盈利飆升但工資升幅追不上生產力,導致勞方持續受壓。今天,他們只是獲取當時應得的報酬而已。
政經形勢受到影響
上述現象帶來若干經濟和政治影響。首先,由於相對當地製造業產品的價值,工資增長速度較快,該國貨幣可能備受貶值壓力。這情況在亞洲普遍可見,儘管工資增長速度已放緩 ──壓力亦已顯著減退。其次,資方及投資者需支付較高的工資,換言之,其利潤率受壓,而且佔國家收益的百分比下降。這個現象在亞洲亦屢見不鮮。最終,這個趨勢促使普遍亞洲民眾感受到他們正從全球資本主義中獲利,但投資者卻感到失望。相反,美國的情況大相逕庭,美股處於歷史高位、工資受壓,而政治家正掀動反全球化情緒,以回應勞方的不滿。
在亞洲有較佳平衡
這個趨勢是否即將逆轉?美國總統特朗普表明擬採取傾向保護主義的經濟政策。美國公司的盈利增長轉趨呆滯。反觀亞洲,有跡象顯示企業利潤率逐步回穩,而勞資雙方將會以較平衡的方式分享經濟成果。此外,若民眾減低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戒心,也許意味着該國已準備擔當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角色。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Davos)所說:「中國人民深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艱辛,對各國人民取得的發展成就都點讚,都為他們祝福,都希望他們的日子愈過愈好,不會犯『紅眼病』,不會抱怨他人從中國發展中得到了巨大機遇和豐厚回報。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出乎意料地,與西方國家比較,政治與經濟的發展在亞洲似乎取得更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