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9日

陳蕙蘭 ETF

策略型指數ETF 助駕馭波動市

在剛過去的羊年,投資市場可説是驚濤駭浪,尤其是2016年以來的環球股市更甚。為了更好的駕馭當前波動市況,投資者可以考慮在投資組合中,加入策略型指數(Smart Beta)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相對輕鬆地減低波動性。

所謂的策略型指數(俗稱「聰明啤打」)投資法,是一套按照特定規則,並以較高透明度和以非市值加權的方法,投資於特定策略型指數,務求取得較佳的風險調整收益,並同時達到分散投資的目標。

策略型指數的選股機制,主要以相關股票的波動性、價值、質素等不同風險因素而定。其實,這些風險因素一直以來都是主動型基金投資經理選股機制的一部分,因此策略型指數的概念並非新鮮事。不過,其創新之處在於結合以低成本與高透明度的方式,區分推動投資表現的因素。

5大風險因素區分選股

目前市場最廣泛使用的策略型指數風險因素,包括股票的市值規模(Size)、價值(Value)、波動性(Volatility)、質素(Quality)與動力(Momentum)。以股票為例,各股份以市值規模劃分為大、中、小型股;價值則是按市盈率(P/E Ratio)或市賬率(P/B Ratio)分辨股票應屬於價值型或是增長型;波動性以股票與市場波動的相關性來量度;質素是按照企業盈利質素及負債比率;至於動力,則是指股票的近期走勢。

以上述風險因素來說,低波動性的策略型指數(Minimum Volatility ETF)明顯較適用於目前市況。翻查2009至2015年環球股市指數的回報,最低波動率指數往往跑贏主要指數。例如在年度化風險達19%的環境下,MSCI歐洲指數期內年度化回報為3%,而MSCI歐洲最低波動率指數在年度化風險達15%時,則錄得達9%的年度化回報(資料來源: 晨星及MPI Stylus)。

在不同經濟周期中,策略型指數也可以協助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例如在經濟復甦初期,價值型股通常表現突出,選擇聚焦於價值股的策略型指數較為上算;相反在經濟收縮或衰退期,低波動性或優質的策略型指數則較為可取。

宜建立均衡投資組合

不過,要成功捕捉市場起伏時機甚為困難。因此,最佳方法依然是建立一個均衡的投資組合,分散投資於不同風險因素,以涉足不同資產類別、地域與市場。當投資者能將不同風險因素整合至投資組合,冀望可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於不同經濟周期獲得高於市場的潛在回報。

事實上,策略型指數ETF近年也愈來愈受投資者歡迎。ETF為主的環球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市場持續發展,管理的資產規模日增【圖】,吸引不少資金流入。貝萊德截至去年底的數據顯示,策略型指數ETF去年資金淨流入達296億美元,佔環球ETP淨流入3509億美元的8.4%。

與投資其他ETF時一樣,投資者選擇策略型指數ETF時,也須嚴謹挑選發行人,留意其經驗是否豐富、往績是否良好,同時要關注產品訊息披露質素,例如投資者能否容易獲得清晰及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訊息,以保障本身利益。

陳蕙蘭

iShares安碩

亞太區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