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股市周一(29日)尾段再破頂,道指與標普500指數分別攀上38343點及4929點,齊齊於本輪升浪中第六次刷出紀錄新高。以收市計,標指年初以來暫漲3.3%,相比去年10月低位4103點更累飆超過兩成,被視為已呈超買。
參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編製的「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或以「股神」命名的畢非德指標(Buffett Indicator),目前美股估值確處於歷史偏高水平。此外,2024年屬美國大選年,翻查1984年以來10個總統周期,除非遇上經濟衰退,否則政府財政不易大幅擴張,股市(尤其是上半年)一般難有突出表現。就連大好友Tom Lee也認為美股可能已接近上半年頂峰,預期標指觸及5000點後,將在數個月內自高位滑落最多7%,待下半年聯儲局放鬆銀根,股市才會反彈。
聯儲局會否於下半年開始減息,目前言人人殊,但今年內步向寬鬆周期似為共識。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對上3次開始調低聯邦基金利率,即2001年初、2007年底和2019年下半年,新興市場的股市普遍跑贏環球股市甚至美股。
新興股市中,規模最大是A股,惟其表現太不爭氣,中央推出「組合拳」後,滬深300指數早前一度由近5年低位3171點,勁彈5.69%,卻遇着中國恒大(03333)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為內地樓市增添不確定性,加劇市場對內房行業以至整體經濟的憂慮,指數已幾乎「打回原形」。
內地樓價下滑衍生負財富效應,投資和消費意欲不振,被通縮陰霾籠罩,加上中美關係劍拔弩張、資金外逃等影響,這些核心問題不是一時三刻能解決,將繼續對經濟及股市構成壓力,因此在新興市場中,A股恐怕並非最理想選擇。
事實上,隨着新冠疫情消退後不少企業重組供應鏈,逐步把生產線分散到更多地區,緩解工序過分集中的風險,間接帶動其他新興經濟體及股市愈見壯旺。以漸成市場焦點之一的印度為例,基準股指SENSEX截至2023年錄得「八連漲」。另外,去年頭三季超越香港、晉身全球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第七位的印尼股市,過去3年亦造好。
附【圖】所見,分析員近年持續調高印度與印尼指數的企業每股盈利(EPS)預測,2022年初至今升幅均超過四成,反映前景獲看好,這正是「雙印」股指節節上揚的基本支持;反觀滬深300指數和恒指盈利預測較兩年前輕微倒退。故此,僅從投資角度出發,在美國貨幣政策將「由緊轉寬」下,中國以外的新興亞洲股市相信可發掘不俗機遇。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