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即將舉行今年第六次議息會議,「按兵不動」的預期結果早已寫在牆上(FedWatch推算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達99%),投資者較關注最新點陣圖(dot plot)會否顯示今年仍傾向再加息一趟,以及主席鮑威爾是否會就何時轉為寬鬆,又或「高息平台」維持多久給出一點啟示。
議息前,美滙指數截至9月15日錄得連漲9周的佳績,市場對美元強勢有不同解讀,但一個關鍵原因非歐羅偏軟莫屬,事關歐羅在計算美滙指數的籃子佔約六成比重,與美元確容易呈現此強彼弱。華創證券認為,7月中開始是歐羅趨貶導致美元「被動升值」。
歐羅兌美元周線出現9支陰燭,屬歐羅1999年正式面世以來最長跌浪,累計下滑5.09%,與9年前同於7月至9月出現的「八連跌」、共貶約半成不遑多讓。若追溯到面世前數據,1997年便曾經連挫12周,且瀉逾一成。
附【圖】所見,歐羅開始本輪跌勢前,其實於2022年9月才展現大型升浪,一口氣上揚超過18%,最近兩個月雖先後失守50天及200天線,迄今回吐漲幅黃金比率38.2%,似初步在1.06美元位置喘定,或有力反彈。
歐羅走勢當然不能單由技術分析「說了算」,基本因素更為重要。自從2011年歐債危機後,歐洲一直面對各種挑戰,去年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由於鄰近戰場加上地緣變局難測,導致飽受新冠疫情打擊的歐洲經濟復常之路相當崎嶇。即使如區內經濟火車頭德國,GDP亦連續兩個季度按年倒退,幅度均為0.2%,已符合陷入衰退的定義,投資者憂慮各成員國以至整體歐羅區步其後塵,特別是通脹尚未顯著紓緩,面臨滯脹威脅,這正是歐羅早前弱勢的底因。
此外,歐洲基準利率雖自去年中「由負轉正」,惟跟美元始終有距離,歐羅表現因此仍受制息差。歐洲央行上星期議息,出乎意料地加息0.25厘,行長拉加德表明不會在現階段確認加息周期完成,但經歷一年多合共10次,把利率累計調高4.5厘後,市場相信以歐洲的「體質」,緊縮政策應要結束,如果今天公布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顯示通脹降溫,投資者隨時掉頭炒歐羅提早減息。
美國經濟韌性十足,歐洲確實略遜一籌,然而息差處下風及重拾增長動能需時等負面因素,已反映得八八九九,除非再有重大金融震盪或俄烏戰事惡化,否則歐羅兌美元近期貶值半成後,已具備條件短線回升。時移世易,歐羅早年能影響美元走勢,現在情況可能逆轉,滙價上揚幅度反而由美滙強弱所牽引。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