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全面上調美國2024至2026年經濟增長預測,今年調升0.5個百分點至2.3%,明年則調升0.2個百分點至2%。在預期經濟保持強勁下,美國企業債持續獲投資者追捧。現時投資者對於包括高收益債券在內的較高風險投資,仍抱有興趣,導致美國企業債與美國十年期國債之間的信貸息差跌至1998年以來新低。可是,不少跡象顯示,支撐美國經濟的內部消費呈現轉弱訊號,加上普遍美國企業債幾乎已獲充份估值,甚至出現估值偏高情況。此時,「買美債時機」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投資者宜預早部署,採取防守性美元債劵等風險對沖策略,減持高收益債劵或包含相關資產的債劵基金,增持估值合理、防守性強的美元債劵,降低經濟放緩衝擊資產價值的風險。
美國經濟放緩|消費力與勞動市場轉弱 美元高收益債劵風險越來越高
隨著美國經濟放緩,三個關鍵因素正顯著影響消費者行為和企業債券市場的穩定性:一、消費市場放緩;二、就業市場轉差;三、信貸息差跌至低位。
首先,近期美國消費市場出現放緩跡象,顯示消費者信心減弱,面向消費者的行業表現疲弱,甚有機會加劇美國企業債市場壓力。美國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也使得投資者不論對高收益還是投資級別企業債券基金的風險評估愈加謹慎。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消費者外出消費機會大減,使積蓄增加,但重新解封及經濟復甦後,積蓄慢慢減少,許多美國家庭在疫情期間的儲蓄已消耗得七七八八。
美國消費者行為分析機構CivicScience在2024年10月公佈一項調查,超過40%受訪者需依賴信用卡支付該月必要支出之外的餘下支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最新數據亦表示,美國消費者的信用卡債務錄得創歷史新高的接近12萬億美元,長遠來看,美國消費者的日常支出壓力持續,經濟放緩風險不斷上升。
另外,美國就業市場亦有轉差的跡象。職位空缺持續減少,裁員及離職潮釀成暗湧,預示着美國人的消費能力將受到更多制肘,從而對企業盈利及企業債回報產生負面影響。隨着這些風險加劇,投資者可能為了風險對沖,轉向較為穩定的資產配置,以債劵基金或直接持有方式的買美債時機,實際上已經出現。
當下的投資者仍然追捧高收益債券等高風險資產,但事實上這類資產的風險已越來越高,而投資級別的美國企業債收益率不斷下降(相比之下,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重返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前的高位),在美國經濟放緩風險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美國企業債與美國十年期國債之間的需求趨勢有機會逆轉,投資者如希望提早做好避險工夫,可考慮在現時的買美債時機,善用防守性美元債券策略。
防守型策略|趁低吸納國債、短期及防守性高企業債 盡早完成風險對沖部署
承上,在美國經濟放緩和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資者應該調整投資策略,選擇能夠降低風險的資產配置,以有效保護投資組合。
現時投資級別的美國企業債估值過高,縱使仍有可觀回報,亦難以抵銷投資風險。換個角度,具指標性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處於高位,投資者具備充份條件趁低吸納美國國債。市場預期聯儲局在整個2025年放慢減息步伐以對抗通脹,加上美國經濟放緩風險增加,此時投資美國國債便有望同時享受國債收益率升幅和對沖市場風險。
美國國債以外,投資者也可考慮短期及防守性強的美國企業債。某些行業如金融業的短期優先債券及健康護理行業的企業債估值偏低,在經濟放緩的環境下,有關產品的回報亦有機會超越整體企業債市場,不但有助減低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風險,亦可為他們帶來穩定收益。特別是選擇防守型高收益債券,能有效減少風險,並達到穩定回報。
當美國經濟放緩,市場自然把握買美債時機,爭相避險。然而,現時各個行業的長期債券現時估值偏高,投資者不宜沾手,至於週期性行業或波幅較高的行業,在經濟放緩期間亦會首當其衝,投資者選擇美元債劵種類時,也應盡量避免涉足上述行業或種類的債券或債券基金。
總結丨把握國債收益率高及防守型企業債估值偏低時刻 美國經濟放緩前夕做好風險對沖
美國消費市場開始轉弱,且經濟放緩對投資市場構成挑戰,投資者應該更加謹慎地評估投資級別企業債的估值。這些債券在目前估值過高的情況下,有機會面臨被拋售的風險。因此,除了投資級別企業債,投資者也可考慮減少高收益債劵比例,把握買美債時機,以債劵基金或直接持有方式,增加投資美國國債和防守型企業債,把握國債收益率高及防守型企業債估值偏低時刻,為經濟放緩做好風險對沖準備,在市場不確定性中維持穩定的投資回報。
了解更多相關資料:https://bit.ly/3ERUA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