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31日

程俊昌 保險

中產規劃退休 收入比資產重要

最近擔任退休講座的嘉賓,在場有參加者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值得和大家分享。他是一位工作經驗超過15年的老師,已結婚,太太同樣為老師,育有兩名子女,收入穩定。由於這幾年教育工作愈來愈忙碌,一直未有時間為將來未雨綢繆。不過,有感年歲漸長,終於有一天上網試試用退休計算機,看看自己需要多少退休金,結果大嚇一跳:他們家在65歲時需要累積超過2000萬元的資產才能退休。同場亦有朋友表示,到銀行諮詢時亦遇到類似的計算結果,覺得目標太遙遠,因此並沒有作出任何行動。他們提出的疑惑是:退休真的需要預備那麼多資金嗎?

累積資產有盲點

我們不是為了存款或資產的數字而活,因為生活應當有更高的追求,例如人生的興趣、與家人共度的寶貴時光等,退休其實可以不用預備那麼多錢!累積資產的盲點在於,實在難以計算何謂足夠,亦因此經常需冒不必要的投資風險。

假如退休後每年需要80萬元收入應付退休後生活費,以退休後4%的合理提取回報計算,確實需要2000萬元資產。保守的投資者,利用儲蓄保單提早10年準備,要在退休後提取每年80萬元的收入直到終身(甚或超過100歲),坊間不少公司的產品,只需約830萬元便可做到。如果你擁有830萬元,要在10年後變成2000萬元,複息計算下每年回報率需達到9.19%,試問有幾多散戶投資者能夠長期維持這回報10年,甚至超過10年?假如你自認為是保守的投資者,保守的工具其實早已經能達到你的退休目標。

進取的投資者,當然希望挑戰難度,亦希望更快達成退休目標。他們或者用債券基金組合配合融資收息,或者從事物業投資改成收租等等,多姿多彩地製造收入。如果資金達到私人銀行的門檻,或者懂得開立並操作一些海外券商的賬戶,更可以利用更多工具製造收入,例如一些市政債等。不過,進取投資就像急彎行快車,成功則已,不成功則帶來危險。

不少中產朋友需要改變的觀念是,退休理財規劃應聚焦於增加收入,而非聚焦增加存款或銀行中的資產數字。儘管存款帶來安全感,若從事的職業穩定,一般來說足夠3至6個月開支的存款,已經非常安全。

退休本質是失去收入

什麼是退休?個人財務上來說,退休等於收入消失了。中產規劃退休,只要能製造足夠的收入(例如:年金、版權費、長俸、儲蓄保單、特許專營權費、股票的股息、物業收租,以至債券基金投資組合等等),就已經能夠輕鬆做到,不必如坊間的退休計算機所建議一般,累積大量資產。當觀念改變,你可能會發現,要達到提早退休以及財富自由,原來比一般人想像中容易,而方法亦不只局限於投資,重點是提升理財知識。

真正影響生活質素是收入

最後,為何過去舊制公務員退休後生活輕鬆寫意?因為長俸帶來的被動收入,讓他們可以無憂無慮地花錢,更不會因市場的高低起伏影響心情。究竟我們如何自己做到自製被動收入?將來會分享不同的實際理財個案,讓大家知道,就算不同的家庭狀況,都可以綜合運用不同的理財工具,達到收入豐足的目的。

程俊昌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

董事會成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