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環球商品需求減弱,並轉向服務消費,我們預期亞洲的商品貿易增長將會進一步減弱。環球採購經理指數(PMI)的製造業新出口訂單已跌至50以下的萎縮區間,意味全球貿易的按年增速,在短期內或從目前的5%下降至負值。從地區看,由於中國內需受清零政策影響而變得疲弱,導致亞洲出口中國放緩。美國及歐盟的需求到目前為止仍然高企,但是我們相信成熟市場的衰退風險正在加劇,並會削弱其對亞洲出口的需求。
電子產品新訂單急跌
此外,我們預期成熟市場在疫情期間對亞洲商品進口的過度需求,將產生負面影響。正如消費者買入手提電腦及平面電視後,短期內不會再有相關需求。至於美國,隨着需求放緩,新訂單因而減少,庫存亦同時增加。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的新訂單減去庫存的差值急劇下降,反映亞洲的名義出口增長可能會進一步調整。
台灣企業在亞洲區內供應鏈佔有關鍵地位,特別在科技領域。台灣近期的新出口訂單疲弱,反映科技含量較高的亞洲出口貨品需求進一步放緩。全球電子產品的新訂單現已跌至2000年代初的科網泡沫爆破、環球金融危機,以及新冠疫情爆發之時的低水平,而且其相對庫存的比率亦有所下跌,因為庫存已開始上升。
亞洲經濟體表現各異
環球需求放緩對亞洲不同經濟體的影響各異,取決於每個經濟體的出口結構。從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的數據,可檢視亞洲主要出口產品對經濟增長的敏感性。全球需求每變動一個百分點,石材及礦物的出口增長變幅最大,紡織品的影響最小。至於電子產品、車輛及機械,以及服務等的敏感性則屬中等。
我們發現澳洲的出口對全球需求的變動最為敏感,而中國則最不敏感。澳洲的敏感度最高,原因是其出口產品中,較為波動的石材及礦物佔出口比例非常高。反觀中國,這類產品的比重較低,而且其他產品的比重亦較均衡。
相對規模較大的經濟體,規模小而開放的經濟體GDP增長對於世界主要市場的最終需求的敏感度較高。新加坡、香港及台灣等規模較小而開放的地區,其貿易佔GDP的百分比最大,因此GDP增長對於中國、美國及歐盟等主要出口市場的最終需求變動最為敏感。同樣地,中國、印尼、日本及印度等國土相對較大的經濟體,對G3(三國集團)的需求變動則最不敏感。除了對外貿易外,預期出口疲弱亦將拖累亞洲經濟體的內需,減慢增長復甦。
對亞洲股票保持審慎
在投資部署上,我們認為在美元走強及利率上升之際,投資者應對亞洲股票保持審慎。然而,一旦市場完全消化美國聯儲局的鷹派取態及衰退風險時,投資機遇便會浮現。在固定收益領域,筆者認為投資者不妨考慮優質的投資級別信貸。此外,隨着中國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房地產行業的需求回穩,中國高收益領域亦變得愈來愈吸引。
另外,由於聯儲局目前的取態,我們對區內貨幣的看法同樣審慎。但在亞洲外滙中,我們看好與美國的實際息差為正數、錄得商品貿易淨順差,以及積極推出行政措施或通脹補貼的地區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