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近幾周均彌漫着增長放緩的訊號,但是7月份勞動數據卻意外地強勁。新增就業職位達到52.8萬個,遠勝共識預期的25萬個,失業率則降至疫情之前的3.5%,平均時薪按月亦升0.5%。創造就業的行業廣泛,主要行業的情況亦沒有惡化,休閒及酒店、專業及商業服務等行業帶動增長,並推升工資。除此以外,建築及製造業即使面臨更多不利因素,仍能保持強勁增長。美中不足的是勞動參與率微降0.1個百分點,但無改勞動市場供求失衡的事實。
在美國就業成本高企,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持續升溫下,當地就業數據仍然理想,通脹風險更為持久的觀點顯而易見,聯儲局對此幾乎沒有解釋空間。商品價格已從高位回落,但是由成本帶動的非核心價格壓力放緩,並不能抵消因勞動市場繃緊及工資成本上升而加劇的核心價格壓力。
美國或面臨高就業式衰退
技術上,美國經濟目前幾乎已符合「衰退」定義,若然衰退最終成真,這可能是一次高就業衰退,與外界聯想就業增長大幅放緩的預期大相逕庭。
筆者認為上月的就業數據反映短期衰退風險降低,其他數據亦淡化了內需放緩的跡象。ISM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意外上升1.4點至56.7,反映服務業保持強韌。工廠訂單按月增長2%,而7月汽車銷量則按年增加1340萬輛。同月ISM製造業PMI則跌至兩年低位,但仍與服務業指數一樣,維持溫和增長勢頭。
由於增長勢頭強韌,而且通脹壓力持續,我們預期聯儲局將在即將舉行的議息會議上維持鷹派立場,而市場早前認為,聯儲局因衰退風險升溫及通脹壓力稍緩而轉向鴿派的看法,可能有必要修正。
人行再下調利率力撐經濟
反觀中國7月份的宏觀數據,無論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抑或內需消費按年增長均遜市場預期。雖然在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下,基建投資增長一如預期加快,但新冠病例反彈,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疲弱,拖累同月私人消費及投資需求。
而在7月宏觀數據公布之前,7月製造業PMI意外降至49,跌至50以下的收縮水平,當中7月新訂單指數及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下跌至48.5及47.4,凸顯本地以及海外市場需求不足,工業部門所面對的不利因素不少,可見經濟在封控過後的復甦之路仍存在不確定性。
即使當局在基建投資及汽車銷售的刺激措施正發揮作用,但並不足以抵消私營範疇需求疲弱的拖累。加上疲弱的信貸數據,促使人行下調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及7日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在增長低於趨勢水平、勞動市場疲弱,以及核心通脹偏低的背景下,筆者認為這些措施是可取的,但其效力仍有待觀察。雖然人行宣布進一步下調1年期及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5個基點,不過我們認為,當局能否消除清零政策及房地產市場低迷帶來的不確定性,才是重振市場情緒的關鍵所在。
當局需推額外財策挽信心
我們認為當局如要進一步支持經濟,需要透過基建或其他支持消費的措施來加強財政刺激力度。預計政府在下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可能推出額外的財政措施,並將明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部分發行額度,提前撥向今年下半年,為財政支出計劃提供更多資金。